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九十三章调理

第九十三章调理(1 / 4)

六月,汉军大营。

曹叡率大军入驻淯水以北,与大汉隔河对峙。田豫回军后,率军南下与魏延在东乡对峙。而蜀汉方面,唯有吴班为策应两部兵马,命句扶南下樊城,钳制南线蒲忠所部。

一时间,汉魏两国都没把握彻底击溃敌军,于是陷入对峙之中,试图寻找对方的弱点。同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到了南方的孙权身上,希望他能够出兵打破这种局面。

就在此时,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传来,长期忙于军事的诸葛亮病倒了。

刘禅的脚步匆忙,行至诸葛亮营帐前,拉住门前守卫的侍从,问道:“上丞相情况如何?可有医师前来?”

“医师正在营中,为上丞相诊断。”侍从答道。

“免礼!”

刘禅也不废话走入帐中,阻止了众人的行礼。见许多闲杂官吏皆在慰问,微微蹙眉,刘禅挥手说道:“上丞相小疾而已,你等速回位上,各司其职。”

“诺!”

“陛下~”

诸葛亮靠在枕头上,粗着嗓子招呼了一声。

刘禅上前坐在榻侧,握着诸葛亮的手,向把脉完的医师,问道:“上丞相情况如何?”

医师拱手行礼,迟疑半晌,说道:“启禀陛下,上丞相身体元气不足,又逢湿邪入体,好生修养,加以药石调理,当能痊愈。只是上丞相岁数渐长,人老体虚,恐难恢复如初。”

诸葛亮清着嗓子,苍白的脸挤出笑容,安慰说道:“臣不过如陛下所言小疾而已,陛下无需担忧。战事在前,当以战事为重。”

刘禅叹了口气,说道:“相父有疾,朕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岂能安心乎?且相父为国之重,社稷之望,稍有疏忽,国柱倒也!”

诸葛亮从207年出仕刘备,至今为刘氏效力三十一年。为刘备亲自搭建起蜀汉体系,完善政治制度。又在刘备驾崩永安之时,安抚人心,处理国事。后举兵北伐连克雍、凉二州,其威望,其功勋依然超出人臣之类。

这也是为什么刘禅的观念与诸葛亮冲突之时,众臣会偏向于诸葛亮。那是因为蜀汉不仅是属于刘备,还要属于诸葛亮的一部分。

因为早期的秦、汉国家,不仅属于刘氏一姓,还有属于各开国重臣。皇权集中及崇高的变迁,从君臣关系的改变便能得知,从坐而论道至跪地听令,能窥探一二。

故刘禅虽是皇帝,天生拥有治国的权利,但不代表群臣会附和一个错误的观点。因此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众人自然会偏向诸葛亮的观念,毕竟人物崇拜无可避免。

而当刘禅能言之有理,驳斥诸葛亮的观念,群臣自当会认同刘禅的观念。毕竟诸葛亮虽是权臣,但却是世间少有的忠臣,非利欲熏心之辈,当然不会破坏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