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武帝重生> 第384章 混沌丹田,天人五衰

第384章 混沌丹田,天人五衰(1 / 5)

“以‘国、寡、民’作为这段话的开始,我想是把国家,国主,国民三者作为这段话的总体的述说对象,相当于一个句子的主语,下边总体论述。后辈们看看就知道了。‘使有什伯,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指的是国家,一个国家要有先进的御敌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国家,但不要轻易使用,以免劳民伤财。‘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指的是国主,一个真正为民的国主要懂得体恤民情,不要穷兵黩武。要让自己的国民充分团结,给自己的国民定下做事的准绳,给以充分的自由,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曰子。‘甘于其食,美于其服;安于其居,乐于其俗。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说的是国民,一个国家的人民要安居乐业,知道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局,要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努力做好属于自己本职工作的那一份事情,努力创造快乐的财富,一辈子不发愁吃和穿,以达到国富民强。

后人要用心体会天尊的每一句话,字字如珠玑!天尊名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李玄看到这里,不由沉吟了起来,很明显,这其中的连山易与天图,其实隐藏着的是一种“神国之主”的传承。

从这点上,李玄分析着,在宇宙观上,天尊(老子)又是比哥白尼不知伟大了许多,至少比哥白尼又超前了两圈,天尊不但看到了人的渺小,名的变化,道的永恒,更看到了自然的久远。这个观点包含了就像人相对于地球的渺小,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太阳是永恒的恒星,但太阳又是银河系的万千恒星的一个,银河系又是宇宙中众多河外星系的一份子。老子对道的认识就像站在星系的角度看银河系一样,其思想的深邃真的是无人能比。老子简洁明了的提出这样的论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读力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论道的层次姓是相当清晰。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曰。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老子提出人相对于天地自然是多么的渺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对道的观点的层次姓这里说的更清晰明了,一环套一环,有根有据,环环相扣,一圈比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