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大禹治水演义>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1 / 5)

大禹率领四员天将,四员凡将,四个小兄弟,带领五百士兵,下了桐柏山,取道南阳,然后一路向北,要开辟那条南北通衢的阳关大道。让中原的文明之光向南播散到荆州以致更远的南方。

他们披荆斩棘,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边开道一边前行。

再说朝堂上的帝舜,接到了大禹的报捷文书。见说淮河洪水已经制伏,从源头的桐柏山一路蜿蜒向东,归入了东海。洪水退去之后,沿淮的百姓们都返回了家园。田野里重新又播种上了庄稼,稻麦飘香,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不禁大喜,立即颁下一道诏书,要加封给夏伯大禹一块领地。封地就选择了紧挨着崇地的夏地,把夏地封给了大禹。让两块封地连在一起,今后就称做夏国。使大禹成为有名有实的夏伯。

帝舜吩咐使者道:“你可向南迎着夏伯大禹的方向前往宣诏,走到夏地的时候便在那里等候大禹。等到大禹走到那里,便宣布将那块土地封给夏伯大禹。因为之前虽然封给了大禹夏伯的爵位,但是却一直没有封地,这次一并补齐。夏国的等级为伯侯国,方圆为四百里。”使者离开了帝都之后,一路向南,迎着大禹北上的方向飞奔而去。

这一日大禹率领四个小兄弟,四员天将,带领五百士兵,刚刚行到夏地。便迎头遇见了帝舜派来的使者,使者下马与大禹见礼,说道:“我怀里揣着朝堂上帝舜的诏书,请夏伯在此地筑一座高台,我要在高台上宣读诏书”。

大禹立即命令四员凡将,率领五百士兵就地筑台,不一会高台筑就。使者便与大禹携手一同登上了高台。使者从怀中取出了诏书,展开来,高声宣读道:“天子帝舜诏曰:夏伯大禹,受命治水以来,已经先后治伏了黄河、九河。这次再接再励,又治伏了淮河,为沿淮的百姓解除了洪水灾难,得以重返家园,安居乐业。为了表彰夏伯大禹的功绩,今加封夏。,与原有的崇地相连接,取名夏国,等级为伯候国都夏邑。方圆四百里均属夏国。此诏”。

大禹再拜接过诏书,高高举过头顶。四员天将、四员凡将、四小兄弟以及五百士兵一片欢腾,一齐高呼道:“夏伯大禹,夏伯大禹,治水功高,封地夏国,国都夏邑。”

从此人们将此高台称做多钧台,或者夏台,也叫禹王台。

大禹环顾此地,只见西接伏牛山,是伏牛山与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北有茨山,南有箕山。颖河自西向东流过,环抱着颖川平原,真是一片龙兴之地。后来夏邑被后人称为“华夏第一都”。大禹仙逝之后,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大禹的爵位。大飨天下诸候,废弃了禅让制,开创了“父死子继,家天下”的先河。就在钧台举行了开国典礼,建立了夏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长辛、坚亥从集市上采办回来了猪、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