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大禹治水演义>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1 / 4)

大禹在会稽山上胜利地召开了天下诸侯大会。》小說,核定了天下八百诸侯的爵位、礼遇和各国的贡赋。划定了九州,区别了五服,颁行了历法。并且斩首了目无朝廷的防风氏。在还都的路上,又一举平定了三苗国的叛乱。三擒三纵三苗王欢渎,恩威并施,三苗王心悦诚服,发誓从今往后归服王化,永世不反了。

大禹率领得胜之师,凯旋班师回到了都城夏邑。留守朝中的大臣伯夷、皋陶、勾股、小愚等出城十里迎候。一齐簇拥着大禹回到朝堂上。

从此以后,大禹的大夏朝,蒸蒸日上,万象更新,显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天下八百诸侯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大禹和朝廷对八百诸侯也恩威并施,广布恩泽,感化笼络。

都城夏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口由先前的几千户,发展到了十万户,建造起了气势雄伟的朝堂大殿,又高大又宽敞,又有气派。

进都来贡献贡赋的使臣不绝于路。因此在都城内又建起了东、西、南、北四处馆驿,接待四方各诸侯国的来宾。

朝廷的士大夫和大臣们也都在都城盖起了大宅院。都城里商贾云集,手工作坊兴盛起来,生意红火.同时也出现了木匠、石匠、铁匠和制陶工匠。百业兴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天大禹正在朝堂上与伯夷、皋陶、伯益、勾股、九章等众大臣议事.神医扁鹊和小愚也在座。这时,管理仓储和膳食司的杜康从外面走了进来。怀中还抱着一个陶瓮,说是要给大禹献上一瓮自己酿造的秫酒。

原来这个叫做杜康的人,本是夏邑的一户百姓。自幼读聪明,彼有学问。帝都迁到夏邑之后,上卿伯夷发现杜康有学问,是个人才,便提拔他当上了太仓的总管,并且兼管御膳房。

一日御膳房做糯米饭做多了。剩下了一些当日没吃完。杜康怕饭馊了,便找来了一个陶瓮,将米饭装进了陶瓮里放在了仓库里,留作下顿再吃。由于他又要管理太仓,又要管理御膳房,人少事多。一忙起来,便把这一瓮米饭给忘在了仓库里。

一直到几个月后,整理仓库的时候,才发现了这瓮糯米饭。杜康深责自己大意,白白地糟蹋了一瓮米饭,

可是等他打开盖子,往瓮里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瓮里哪里还有什么糯米饭,分明只剩下了一瓮清酒。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醇香,扑面而来,直沁肺腑。一股异样的酒香,令人陶醉。

他找来了一只碗,倒出来尝了一口。清香甘甜,脂香四溢。品一品,满口余香,回味不尽。咽下肚去,一股热气直贯丹田。再喝几口,心明眼亮,四肢百骸无比轻松舒泰。杜康大喜,于是如法炮制,又酿了一瓮。酿好后一尝,依然还是一瓮美酒。此后杜康又改进了配料,加入了麦麯,这样造出来的酒,提高比先前的又醇香甘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