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道源神途> 第二十六章 脱枷

第二十六章 脱枷(1 / 7)

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谁都会说,智珠在手,胜券惟握。

但什么又是智慧,怎样才能将那种抽象的东西描述清晰,慧者难言。

假如把它归咎于智商,也许从某些情况来看,尚算可取。可当真于任意场合生搬硬套,委实可笑。

抽象的思维是智慧,严密的逻辑是智慧,完美的记忆是智慧,人性的洞察还是智慧。

曾有人把智慧映射成记忆力,譬如过目不忘,便是智慧。此取其一,不足全论。

亦有人把完善的思维方式当做智慧,好似刨去情绪干扰后完美的理性逻辑。此非智乎?岂非智!

这些全部都是智慧,但又不是智慧的全部。

柳毅与生俱来拥有过人的记忆,敏锐的洞察,沉着冷静的心态,甚至在他眼中偶尔亦能看到实质智慧火花的闪耀。

柳毅很聪明,只要不过头,被其反误,他的确很聪明。

但这,谈不上智慧!

他诚然总能很好的把握现状,保全自己,可他并不是一名合格的智者。

淡漠的性情,不论是先天后天,也许对一部分生灵来讲,拥有之,即等同具备相当的优势。然而,除非能达到神话般完全抹杀情感的绝对理智,这种优势,又能带来多大助益?

反论,莫非真个抹杀了感情,只存有理智,就能够即刻取代全知全能的神祗,一步登天?

很难证明,诸神究竟是先有了无尽的生命,由于生活实在悠长枯燥,偏偏视界又远高于众生,复观一切诸如尘埃,才不得不舍弃掉无谓的感情。

还是说,他们果真先具备了绝对的理智,斩断尘缘羁绊。而后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完美的生命形态。最终得以一步步超脱,高高在上,合乎于道,全乎于能。

对于凡人来讲,这本就是无解。

柳毅并不清楚自己具备着怎样的天赋,也不清楚真正的天赋该怎样去利用,更不明白聪慧和智慧间的区别,人们总是很难认清自己。

他仅仅依照本能在利用天资,就像九成九的普通人一样,无需规划。

他时刻注意外界环境变动,却偏偏在心慌意乱时,降低了这种必要的戒心。

他总是注意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察言观色旁人的神态变化,直至纤毫。就算是对身边人、枕边人,也保持应有警惕,谨防变生腋肘。

那么,他何时才会将目光转向自己。

萧墙之祸,喟唯人为?

这其实已经无关于智力本身,逻辑严密否,思虑周详否。

更多,是一种历练的单薄、夙识的匮乏。

一如某种科学表明,再完美的视角,人为全息扫描,终究存在盲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