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186章 第一次海上伐清(三)(万更求首订

第186章 第一次海上伐清(三)(万更求首订(1 / 3)

历史的轨迹,郑恩这只蝴蝶暂时没有煽出太大的效应,吴三桂最终还是在朝廷存在的情况下做了汉奸,虽然依旧披着“联虏平寇“””的遮羞布。

要论这遮羞布的作用嘛!还是有的,不然古往今来,任何一次战争的开端都要出师有名,哪怕是瞎扯的一个名义,那也得瞎扯一个。

联虏平寇的名义,再加上吴三桂不小心将军眷落到了鞑子手里,如此以来,首先就可以让整个关宁势力中的九成,选择或主动或被动的配合。

还有一成是免不了一死了,虽然这一成的人选择不配合的时候,想到了可能会死,但军中相比较它地方,最不缺的就是不怕死的人。

而关宁军可说很多都是祖上从东北赶到关宁来的,关宁又没有长城拱卫,鞑子骑兵来去自如,闲了忙了都来打打秋风。

为了生存,为了防止自己与家人冒着生命种出来的续命的粮食,那厮杀自然少不了了,厮杀都是赌命,都是提着脑袋去干活,可偏偏赌还有可能赢或者平,平了就算赢了。

不赌,不好意思,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被抢走了,你就等着饿死吧!还是全家饿死的那种。

这提着脑袋干活的事做多了,脑袋就不值钱了,在心中的地位就没那么重要了,脑袋都不重要了,血性就高了。

血性高了,做有血性的人就多了,特别是那种没有牵挂的,哪怕你家世代都是总兵,都是大帅。

可我这脑袋都不要的人跟你去干汉奸,还是去给害得我家破人亡,害得我每次收自己种的麦子,都要提着脑袋去的人,去给他当奴隶?

再说认贼作父之后,给世仇鞑子当了奴才之后,就不用做提着脑袋的活了吗?不可能的,大家虽然没读过书,但是都不傻。

所以,加了这层遮羞布,换来九成的关宁为做了汉奸的吴三桂他卖命,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真的去干“联虏平寇”的事,不去跟明军对着干,只攻打顺、西这些流寇,那么将会有九成九的关宁军愿意去做。

至于到时候流寇被平完了,清成了天下共主了,给请也立了很多功了,再认清形势攻打残明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为什么只有九成九,而不是十成的关宁军去这么做,那是因为,整个华夏历史的边军,永远都不缺的就是这零点一成的真汉子,明知必死还毅然决然的为国为民族为原则而死的真英雄。

郑恩的此行的目标就是这批真英雄,只有团结足够多的真英雄,才能阻挡这个民族存亡的浩劫。

清发展到现在,可是真不弱啊!并且鞑子的一代还没死绝,二代正值壮年人生顶峰,整个鞑子可以说战力处于最巅峰的时刻。

而大明呢?

不说也罢,哪怕是郑恩扶持的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