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枭风> 第214章 家天下

第214章 家天下(1 / 3)

一百多的前周朝臣来到长安城,十日后,晋国的几十朝臣也抵达了长安城,而且是王仲良为首,陆七有备的安置了职位,为了不生嫌隙,陆七让晋国来的宰执主管南方事务,前周宰执主管北方事务,但只是主管,必须一起议政才能生效的交给六部执行,政事堂的宰执有十三位,赵普成为了右相,王仲良为左相,一主北,一主南。

枢密院的枢密使是曹彬,副枢密使是伍海,潘美被陆七打发去了南方,去进攻南越和大理,南越那里已然攻占了一半,但因为赵匡胤的原因,晋国对南越的进攻暂时停滞了很久,陆七让潘美率军去了巴蜀,自巴蜀向南进攻,巴蜀的南面就是大理(云南),大理的西边有一个吴国(越南),潘美率军去了,能够与徐明军力形成两路拳头。

让陆七最愉悦的,是贵五叔也来了长安城,贵五叔是卫尉寺卿,而在太原的陆东生也奉召来了长安城,任职为宗正寺卿,前周的司农寺卿潘佑也来了长安城,陆七不计前嫌的接纳,潘佑曾经是唐国的司农寺卿,曾经激烈弹劾过陆七在常州的官押银契。

前周的鸿胪寺卿和太仆寺卿,陆七也予以了接纳,韦浩也被陆七调来任职了大理寺卿,孟石也被陆七给调来了长安城,任〖\中文网

m..职太府寺卿,太常寺卿和光禄寺卿需yào

交给后宫任职,中府使为内廷总管。

九寺卿的本职是太府(户部—钱)、司农(户部—粮)、宗正(礼部—皇族)、太常(礼部—祭祀)、光禄(礼部—膳食)、鸿胪(礼部—外交)、卫尉(兵部—军器储备)、太仆(兵部—马政)、大理(刑部—司法)。

九寺衙门的存zài

有分权六部的作用,但陆七置立内廷形成独立的家天下,却是赋予九卿一使执掌地方王府军政的权力,更是让内廷直接的参与科举人才拔选,其目的就是形成‘天子门生’,让优秀的人才成为皇家学员和势力。

例如陆七制定的武科举,能够把军中底层的军武人才挖掘出来,虽然只是录取一千人,但初期参与拔选的军武人才会是数达十万,那些参与初选的军武人才,只要达到规定的军武标准,都会被记录入内廷文案,内廷会根据需yào

优先予以吸纳为王府护军,那才是武科举的真zhèng

作用。

若是只由了兵部和枢密院主持武科举,那拔选的武举多数会是靠关系才能参与,平民和普通武官家的儿子,层层阻碍排挤之下,很难进入武举拔选。

有了七位寺卿,就有了内廷事务处置的基础,陆七让七位寺卿尝试处置内廷事务,主要是先将科举之事运作起来,形成内廷对各个王府的事务过问。

南方的王府已然形成了内廷辖管,北方的王府,陆七指定了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