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奸雄> 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氏忧

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氏忧(2 / 6)

陇西李氏的短板正好是钱财问题,失去安家父子后,还要寄希望于他们,万万不能恶了他们。”

李建成道:“可。以吴守正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的情况看,外一他真的横扫掉羌族。我们陇西李氏怎么办?”

有句话说得好,唤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狡兔,或为羌人。

良弓、走狗,或为李氏。

早在数百年前,陇西李氏建立之初,选择危机频发的西北做根基,便有人考虑过其中的好与坏。

坏处显而易见。

第一。

穷。

第二。

穷。

第三。

还是穷。

好处藏匿颇深。

第一。

远离政权中心,鲜被波及。

不论晋朝末年还是帝国百年前的那场动乱,都不曾对陇西李氏造成影响。

第二。

雍凉多动乱。

那么。

陇西李氏有机可趁,成了帝国左右西北局势的重要棋子。

朝廷对陇西李氏轻易不能下手,且要善加安抚。

第三。

穷山恶水刁民多。

假使某一天,陇西李氏不得已走上抗争的道路,完全可以借助地利优势,召集足够的兵马图自保。

综合的看。

陇西李氏选择西北,利远远大于弊。

物质匮乏算什么?

始终有用,才是李家长盛不衰的缘由。

每一代陇西李氏的多数子弟,都不解为何家族不学学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等其余的七宗五姓,选个好地儿当根基。唯有真正走入家族核心的人,才有机会瞻仰祖上的遗训,明白个中关节儿。

无疑。

唐国公李渊知道。

唐国公长子李建成也知道。

反过来讲。

正因为晓得吴某人的行动,不吝于挖他们家墙角,李建成才会说出忧虑的话语。

李渊沉吟许久,道:“吴守正轻装上阵,来去如风,行踪无影,勇不可挡,徒之奈何?”

李建成抿抿嘴唇儿,道:“不若让四弟试上一试?”

李渊直接斥道:“胡闹!”

李建成不敢再说了。

李建成明白自己刚才有些孟浪。

吴守正是谁?

开国九老一脉的吴国公后人。

帝国唯二的长公主驸马爷。

靠山王的女婿与弟子。

陇西李氏打亮招牌的杀了人家,不惹了众怒围攻才怪呢!

李渊摩挲胡须,眼睛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