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奸雄>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两个月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两个月(2 / 5)

扬州叛军的魁首。

高智慧瞧沈玄侩发展的有声有色。乃至可以和吴凡为首的隋军掰掰腕子,再也坐不住,不顾王越苦口婆心的劝谏,非得称帝,倒是没定国号为西梁,他在东边儿的会稽郡,所以叫……“东梁”。

高智慧下设文武百官,本想给最大的功臣王越封个丞相啥的,却发现王越俨然不见。

高智慧对王越的不告而别又是惋惜又是恼怒。可他毕竟是个粗人,转眼就欣喜于称帝后的快/感及其他势力投效的美妙滋味儿。

承天二年。六月十日。

吴凡狠了狠了吧,也不管什么粮草辎重消耗的问题。从丹阳郡、吴郡、鄱阳郡等扬州地方,再次抽调重兵七万人,合计兵马达到骇人的十四万多。虽然远远比不上北方帝国高句丽投入的百万大军的规模,起码是他第一次统领超过十万的兵马。

一方面,吴凡命令郭嘉、姜松继续牵制会稽郡的高智慧。另外一方面,吴凡统御兵马,以钢铁洪流之势盖压临川郡的沈玄侩。

战斗发生的很快,结束的同样很快。

吴凡的恶名声和动不动“丫不投降,老子屠城”的嘴/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沈玄侩空有兵马六万多,但他不知怎么运用,加上投奔他的人杂杂乱乱,一盘散沙似的……焉能不败?

沈玄侩人头落地,吴凡因临川郡城中的人投降的不彻底……反正莫名其妙的借口,大动肝火,就地砍了叛军上万颗脑袋摆景观。

临川郡的事儿传到会稽郡,硕果仅存的高智慧叛军,齐齐噤声战栗。

承天二年,六月二十日。

吴凡率军至会稽郡,只命人说了句“不投降,尽屠之”。

已不是吴凡刚到南方的情况,需要考虑民心向背、杜绝梁国旧民激起义愤等,叛军的全部势力就剩下高智慧这一块儿,建安郡零零散散不成气候的王国庆那一块儿。

高智慧建立不到二十天的“东梁国”,在吴凡的威胁下,顷刻间土崩瓦解。

吴凡不战而胜。

高智慧率领效忠自己的数千兵马,抽空子从水路溜了,去投奔建安郡的王国庆。

吴凡遂遣散大军,保留自己从洛阳带来的骁骑卫、私兵部曲、前叛军吴世华部,对高智慧发起围剿。

承天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吴凡倒低估了高智慧、王国庆的联手,这俩人皆精通水战,龟缩沿海的泉州岛不出,他没啥大办法。

吴凡一直带在身边的张横、童威、童猛发挥了作用。

临时征召战船及水师郡兵一万,吴凡采纳郭嘉建议,趁夜对泉州岛发起偷袭。

吴凡私兵部曲无雀眼蒙的病症,纵然多有晕船症状,仍一举突入高、王二军的大本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