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汉末辽王>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让你借箭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让你借箭(2 / 9)

率了数千弓弩手在江边集合,一见蔡瑁赶来,张允急声说道:“都督,重雾弥漫江上,周瑜军忽至,必有埋伏,不可轻动,不若弓弩手乱箭射之!”

“怎么会……按理说,周瑜精通水战,岂会不知重雾不利于作战?”正思量着,忽然江面上鼓声越来越近,一时之间,蔡瑁亦有些惊慌。生怕当真是周瑜前来夺寨,这样的战局,谁知dào

周瑜会做出什么来,蔡瑁随即厉声喝道:“弓弩手听令,放箭!”

蔡瑁一声令下,但见江边数千乃至近万弓弩手当即举弓弩齐射,而在这期间,不时还有听到鼓声而来的兵马,都在蔡瑁的指令下加入了放箭的行列…………

时至半个时辰有余,江上鼓声近近远远,甚是怪异,叫暗暗倾听鼓声动向的蔡瑁有些诧异,不明敌军意图何为?想来想去想不出头绪,蔡瑁摇摇头,将此事归于周瑜探营,扬手喊道:“放箭!放!”

话音未落二忽然蔡瑁感觉一人搭上自己肩膀,沉声说道:“德珪,主公有令!放火箭!”

火箭,这个说法起源于东汉末三国时期,其实充其量不过是箭矢加是上火而已,本质上,它便是指绑着引火物的箭矢,火箭大多是在焚烧敌军器械、粮草、抬重时所用,亦或是在攻城战中,进攻的一方为焚烧城上防御,防守的一方为烧却城外井阑、冲车等物,除此之外,便是在江上作战时使用,主要目的为焚烧敌军战船,然而在平时,用到火箭的地方,却是极少△为一种火攻的武器,它说到底,也不过是带。的箭矢。箭矢的制造从一开始的粗制滥造,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相对的规范化,总体来说,分为箭簇、箭杆、箭羽,三者之间有一定比例,制造起来,较为麻烦。箭簇,也就是箭头,不用多说,多为青铜与铁质地,自秦朝始,箭簇总体趋向于三棱式,制作简便、镞体坚固、镞锋锐利,以及穿透力强,用料省。箭杆,也就是箭矢中间部分,一般用竹或木两种材料所制,嵌于箭头之下,古人将用竹制箭杆称为箭、将把木制箭杆称为矢,合称便有箭矢之说。箭羽,即便是箭矢尾端羽毛部分,除了床弩等大型利器用铁片制造箭羽外,普通箭支,一般用鸟类羽毛。而在箭簇与箭杆处绑上布条等引火物,并浸以火油,再经点火,方可使用,这便是火箭!

经以上所述制造的火箭,只要不是在大雨、大雾、大风之中,多半是不会熄灭的,是故用来攻城拔寨、登船作战。可是相对的,火箭的成本要比普通箭矢高得多,而军中火油、布帛却是有限,是故,若不是非常时刻,领军作战的将领一般不会用到火箭。比如眼下的蔡瑁…………

要知dào

,眼下几乎有万余辽军士卒集合在江边,手持弓弩,对着江上放箭。若是以一人十箭计算,万余辽军,需yào

消耗多少火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