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洋> 第六十三章 宣战

第六十三章 宣战(1 / 5)

“英国人未必靠得住……”李经方反驳的说道,生怕李鸿章真的就因为张佩纶的几句话把自己的设计给搅了——有他李经方在,北洋永远轮不到张佩纶!

眼看会议气氛因为李经方和张佩纶的矛盾变得火药味浓了起来,谭延炅è

上前说道:“英国为列强之首,自然是非常有分量的,但是我们将重心放在俄国人身上,至于英国人也不能怠慢了,好生招待先把它挂起来。如果英国人真的肯办事,不如在朝鲜也分给英国人一杯羹——在这个时候我们付出的代价都是朝鲜的,开出价格来,让英国人和俄国人自己去争,那边干得好那边就得利,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俄国人进入朝鲜,朝鲜到最后名义上还是要尊我大清为宗主国

周馥咳嗽了两声说道:“中堂,属下亦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所谓‘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些年中堂和洋人也打过不少交道,这些列强只认利益不问道德,若是不出点血恐怕是拆不动他们的。组安说的好,只要朝鲜名义上尚尊我大清为宗主国,这清流骂两句也就算了;若是和日本战事一起,恐怕以北洋的实力未必能够保得住朝鲜,到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

应该说在这里的众人对李鸿章有最深影响的人莫过于这个已经五十七岁的周馥,早在同治元年李鸿章组建淮军的时候,二十五岁的周馥进入李鸿章地幕府,前后跟随李鸿章多达三十二年。这个资历在众人中谁也比不上。光绪十二年地时候。翁同龢就对他下过手,以“洋药箱厘不符”要将他“革职严办”,李鸿章力保之下才得以幸免。直到光绪十四年的时候。李鸿章力荐周馥,是他就任直隶按察使,算是封疆大吏中的一员,以幕僚地身份成为封疆大吏,这在有清以来也算是极为罕见,可见李鸿章和他之间的关系亲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务山兄难道就忘了光绪七年的遗憾了么?!”张佩纶轻摇扇子淡淡的说道。不过谭延暌丫芄豢吹贸鏊谄杏械悴簧频母芯酰上灾莛サ亓私庖簿拖抻谡饷炊啵劣诠庑髌吣甑降自谥莛ド砩戏⑸耸裁词拢词遣恢猟ào

在听了张佩纶的话后,周馥的脸上表情明显的黯淡下来,苦涩的说道:一事依旧感到内疚,可是现在与当时已经大为不同……”

李鸿章听后摆摆手说道:“务山。当年之事与你何干?约稿虽是你来起草,也有‘朝鲜乃中国属邦’,美国人虽然不能接受,但那也是朝廷未能坚持的缘故。我们这些人不过是来修朝廷这间破屋子,纵然有心然朝廷无意我们也是白干……”

“当今时局较之光绪七年更为险恶。正如组安所说的那样,西方列强着重于商业,然日本所图割地。美国为列强中稍弱者亦不过如此,相比之下日本为了登上大陆所发动战争,绝非是一纸通商合约便可以免得掉的,望中堂大人早作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