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梦回甲午> 第120章 要有证

第120章 要有证(1 / 3)

(感谢书友151027084328141的多次打赏。)

辽东,在后世中国工业体系中的地位无人可及。可以说,正是辽东一肩挑起了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工业。

辽东地区在后世国家建设中的地位,用多少美誉之词加以表扬都不为过。

提起辽东,石云开立kè

想到后世闻名世界的“钢都”鞍山和“煤都”抚顺。

煤和钢在工业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可以说有这两样啥都好说,没这两样啥都别说。

抚顺的煤有多少呢?单单是一个西露天矿,从1901年开始开采,1914年转为露天开采,采到2016年整整115年都没采完。需yào

注意的是,这是个露天矿。

露天矿的好处大伙都明白,就跟挖土卖钱一样。

鞍山这个地方更奇葩,鞍山的铁矿储量为100亿吨*

m.top.n

e

t*,如果这个数字不够多的话,那么鞍山的菱镁矿储量为23亿吨,这个数字是不是少了点?一点也不少,这是全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

鞍山还盛产大理石和花岗岩,这个更简单,从山上敲块石头就能卖钱。

一个是挖筐煤就能卖钱,一个是敲块石头就能卖钱,真是“靠山吃山”。

想到这里,石云开已经确定了想要的地盘,就是辽东,现在只剩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这块地盘弄到自己手里。

呃,也不用剖析得这么直白,只要镇武军能在辽东驻扎,辽东就可以说是石云开的囊中之物。

当然,如果镇武军落不到石云开手里,只要石云开战后返回奉天,辽东还是要落到石云开手里。

至于为什么如此有把握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太祖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手里有兵,在这个列强环窥内忧外患的清末,想要弄到一块地盘还是很容易的。

远的不说,就说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在朝中政敌很多,两代帝师翁同龢就是李鸿章的死敌,翁同龢门生故遍布朝野,因此弹劾李鸿章的奏折可以说是如过江之鲫。可是不管翁同龢等人怎么弹劾李鸿章,李鸿章始终屹立不倒,难道是李鸿章脑袋比较硬弹不动?不是,是因为李鸿章手里有淮军和北洋水师。

历史上正是因为淮军战败,北洋水师覆灭,李鸿章才被去职罢官。如果淮军不倒,北洋尚在,纵然是光绪也不敢动李鸿章。

此时的清国,早已不是八旗横行天下的清国,朝中执掌大权重臣多是民人,地方上手握实权的也多是民人,旗人只能充当花瓶凑个数,已经顶不了大用。这种情况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成为事实,当时的湘军首领曾国藩,如果心存反意,确实是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