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逼上梁山> 第十一回 历史局限性

第十一回 历史局限性(1 / 3)

“国师怎么说得上是叛国呢?自古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何况国师超然于世外。为的是天下苍生。佛主云:众生皆苦,众生皆度。众生皆是一般无二。辽人与宋人,却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大辽境内的汉人,就数目庞多。在朝为官着,更是不在少数。国师助我大辽,也就是助那些在我大辽境内的汉人,此是国师慈悲。如何能说国师叛国?”

耶律大石的脑子却是越来越清醒,反倒拉拢起李民来。

李民暗自佩服:这耶律大石连人道无国界这种超前理论都整出雏形来,却有些忽悠天份。无怪乎他能创国呢。

不过,李民本身就是大忽悠,自然不吃这一套。李民当下只是微笑不语。正所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碰上能说之辈,只要去静心听,自有抓其痛脚,一法破万法的机会。

耶律大石智商虽然不错,可由于他的皇族出身,他本身却是不长于忽悠。平常多是人奉承他耶律大石,那有耶律大石奉承别人的。故此,耶律大石却是没看出来,见李民微笑,却不说话,当即又说道:“国师言:金人有天数,运旺。天命难违。大宋有国师奉上的金龙珠,可以镇压气运。能扭转天数。可在我看来,天下事,弱肉强食。那金国,若是能灭我大辽七十万的兵马,大宋那怕就有百万大兵,却也难敌。我大辽与大宋,如今正是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

耶律大石心志强悍,已经逐渐从李民暗示的天命中走出来。已经开始用上了策略。

不过,这也正是李民期待的。李民可不想要个绵羊。所以李民才会给耶律大石种下抗金的信念之后,彻底放弃控制。好让耶律大石自我坚定心性,把李民的一丝心理暗示,深深的埋入他耶律大石自我完善的观念之中。如此,只要耶律大石不死,终其一生,抗金的念头,都是不会熄灭的。

故此。李民反问道:“尔大辽不能抗金,焉知我大宋不能独立抗金?”

耶律大石当即正色说道:“我辽国久慕中原文化。我虽不敢说通晓。却也知道:大宋纵有五般好处,可却有一致命之伤。若无我大辽拖住金国。大宋即使有金龙珠镇压国运,却也难改国运。”

李民当即很好奇。要知道:耶律大石的雅言说的相当不错。若说他没有精研中华文化。打死李民,却也是不信的。何况,耶律大石还是一个后来的西辽皇上,李民确实很想知道耶律大石是怎么看大宋的。也许,这就能完善大宋的弊端。

只不过,李民心情控制的好,却是没露什么神色,脸色如常的说道:“却是哪五般好处,一般坏处,可说与我知。”

耶律大石当即昂首说道:“回国师:我观大宋第一般好,就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古来,商因妲己而祸国,周因褒姒而败落。而大宋历代国母,均是贤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