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逼上梁山> 第四回 功过

第四回 功过(1 / 3)

第四回功过

时光悠悠。转瞬两载。

这两年里,这两年中,朱旭在海外呜呼岛建立基地,确实发展迅速。

建立海外基地,原本就是李民提出的计划,虽然如今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李民在海外开辟第二基地的心思早有些淡了。可既然李纲、朱武他们感兴趣。李民却是从来不会熄灭手下人工作热情的。

尤其是建设新基地,二龙山堆积的那些水泥,也有了用处不是。只是一年的工夫,呜呼岛上就起了一座三米高,对外称作院墙可却能媲美城郭防御工事。唯一入岛的水道,也建了水门,水闸。

其间,徐神翁被排到了呜呼岛,直接建立了一个水泥窑,以及一座火药工房,随即陈规也被派来在这里主持火器开发与制作。

这等海外孤岛,却是不怕火器配方流失了。而且,从日本和琉球采购的硫磺,也可直接运到此处。也省了内陆关卡的盘查了。

倒是李民给出路线,一心牵挂的橡胶,却是没有人能找到。以致李民构思的蒸汽机,始终缺少最为紧要的密闭配件。只能先用软木代替。

不过,就是这样,在商会中试用以来,也是引发了极大的变故。

资本的崛起,永远都是充满了血腥。

首先,蒸汽机的动力传导,并构在了纺织机上,就引发了一次极大的变革。众多的织坊,都用极大的消减了人工。

一两家不显,可江南织户上万。这合起来,可就是数万的女工没有了工作。而当今可供女人工作的道路极少。而这些女工原本又是家中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只此一项,江南就有上万户的中等家庭,沦为贫困。

此等现象出,官府本应妥善处理。可奈何,此时江南官府地主事人,却是那朱。朱向来都是夸大功绩,粉饰太平,只求自家升官发财的,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尤其是那蒸汽机运用之后。各商户的上供,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多了。甚至,减少了人工,那些商户的利益大了,虽然多些上供,却也承受的起。连怨言都少了许多。朱自然不会坏自家财神地门路,而去管那些百姓的死活。

而至于李民,只知道交出蒸汽机,可极大减少成本,可促进工业革命。却不知道工业革命的血腥。在如今这个没有工人保障,没有工会。没有失业保险的年代,工业革命的好处还没见着,下岗的危机,却先一步爆发了。

只是,蒸汽机的运用,不仅南北商会获得了巨大地利益,所有的使用蒸汽机的商户,也全都说好,就连那些失业下岗的百姓。也不知这是国师李民搞出来的。反倒是那各地的神宵教殿观。经常地施粥舍药,救助贫苦百姓,更经常为受怨的百姓鸣不平,主持公道,所有的百姓,都还念着神宵教的好。更纷纷以加入神宵教为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