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逼上梁山> 第二十三回 金陵水战

第二十三回 金陵水战(1 / 6)

种家军。当今大宋六大将门之一。

不过,种家军却不像老杨家,老高家,老曹家,老呼家。乃至老折家等老牌将门,几乎从大宋建国就已存在。相对这些老牌将门而言,种家军只不过算是一个新进崛起的后起之秀罢了。

只不过是其祖上种世衡,受到了名臣范仲淹的重用,组建了西北边军,修建了防御重镇,接连打了几场胜仗之后,被皇上看重,更将种世衡修建的城池,赐名青涧城之后,这才算是崛起。

而后,种世衡生下的八个儿子,种古、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钟谊,尽皆从军,其中种谔,种古,种珍,更是军功显赫,被世人称作三种。种家军才初见雏形。

而待种谔成为种家军的掌权人之后,种谔更被人称为老种经略相公。

而种师道,就是种谔的儿子,种家军的现任掌权人。也是时人称之的小种经略相公。

至此,种家一门三代,皆领军抵挡西夏,均立有赫赫战功,宗门数十子弟,皆为军中将领。这才被大宋承认为将门之一。打出了种家军的名号。

可是,即使如此,种家军与当今大宋的其余老牌将门相比,其根基还是弱的很。

最少,大宋如今老牌的将门,如老杨家,老呼家等即使已经已经有些没落了。可旁枝的族人弟子,在大宋军中为官的,依旧不少。而主家更是有着各自世袭的封地,即使不为官。但有召集调令。组织三百精兵,派出几员大将,也总是不成问题地。其祖上,封王拜将者,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各自之间地姻亲关系,更是藕断丝连,盘根错节。即使是当今的大宋皇帝,也只能供着,或者是小心的边缘化,而绝对不敢冒然处置。

可种家军的根基,却是太浅薄了一些。这百来年,虽说创出了种家军的称号,也被世人承认为了将门之一。可其族中,一个封王的都没有。甚至,即使是如今种家军的掌权人种师道。也要受童贯的节制,听从童贯地军令。

此次,种师道听从圣旨,也没给童贯打声招呼就转移战线了。\\\\也未尝不是存了向皇上赵佶表示忠心,展现本领的心思。不过,如此,也算把童贯得罪了。若不得取胜李民,从此因功摆脱童贯的节制,依着童贯那种小心眼。种师道回头绝对不能从童贯那里落得好。

故此,种师道也是立志要大大的打一场漂亮仗。

只是来到金陵且近。种师道却也有些傻眼。

种家军久战西北,早已是习惯了陕北的黄土地,大平原,摆开阵势的正面作战。即使策略迂回,也是靠的马军。

就像如今种家军的王牌部队,那就是八千的铁甲精骑组成地骠骑军。

这八千骠骑军。那可是老种家从种世衡那一辈就开始积攒下来的精锐老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