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逼上梁山> 第二十卷 第十四回 出事了

第二十卷 第十四回 出事了(1 / 4)

文字

伯颜事情办漂亮了,那秦桧干的也很不错。

那辽国此次派耶律大石出征,本就打的是借刀杀人的主意。如今虽说是接的那把刀,意外的由大宋变成了李民,老对手大宋更意外的被灭了国,同样被这李民军取代。可李民用来回访他们的高家军,带的可却是他们同样熟悉无比的老对手,东北边军。既然东北边军主力回来了,而他们的主要目的也达到了,其自身国内的国力也不太好,却也是借坡下驴了。

只不过,辽人对汉人的高傲,却是没变,却是强调了要李民这个新成立的共和国,依旧承认大宋与辽订立和平跳跃,说白就是要李维持原先大宋对辽国的进贡不变。

虽说这笔小钱,大宋从来没当回事,李民的共和国也绝对能承担的起。可这却是一个态度问题。哪怕的钱再少,也是对辽人的一种武力臣服。

要不怎么说武力是政治延伸的需要,政治外交的最大筹码呢。若是秦桧知晓李民的实力,还是保持着原先在宋朝那中阅历。秦桧一听辽国这么好的条件,绝对早就答应了。用点小钱,买份平安,多划算啊。

可如今,秦桧有李民神通无敌打底,有着李民只是率领两万大军就正面击破了辽国耶律大石部五万大军的战绩,更有着高家军领着十万东北边军陈兵列阵,那底气十足,自然不会做那些惹李民不高兴的事。在秦桧的眼里,李民可是比辽军厉害多了,也更强势和可怕的多。而且,秦桧更知晓,若不是国内此时军粮不足,不足以全线开战,李民被不住早已兴军讨伐辽国了。有着这些认识的秦桧,又怎么可能答应辽人的条

结果在秦桧高超的外交下,以及秦桧对大局分析。愣是说的辽国使臣哑口无言,觉得自己这个战败国,没赔款给李民的共和国,那已经就是李民地大度了,如今反倒要求人家继承大宋的贡向,实在有些是不知廉耻。

当然,这除了秦桧的口才与外交手段真的不错之外,也跟当代的辽国国主耶律延禧也是几乎与赵是一个差不多地妙人有关。这耶律延禧可是一个极度的汉文化倾慕,曾经多次在公众场合表过没出生在中原,做一个汉人的遗憾。虽然其才华比不了赵那多才多艺,能写会画,可其痴迷程度,比之赵,也差不了许多。当然,好色好玩,更是他们的共同点。只不过这同样被他们各自视为君子风流本色而无忌。

故此,上有所好,自然下有所仿。尤是如今的辽国连年受到金国地骚扰,兵力也是紧地。而他们多年来占据燕地,随着燕地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展,其对大宋地供款维持国政的需求,却也不是向当初立国时的那么强烈了。

结果,却让这秦桧办了漂亮的。辽国同样收回了兵力,并派出使臣随秦桧同回京师,来朝贺李民共和国立国。并希望能够订立永世和平地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