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回到大唐做太监> 第七十八章 李旦称帝

第七十八章 李旦称帝(1 / 3)

次日,我穿上宁远将军官服,前去金銮殿。金銮殿外群臣汇聚,不少人见了我,都过来打招呼,显得很亲热。可是,我却可以看到他们眼中的那一丝丝畏惧。

都不是什么熟人,找不到什么话题,就随便应付了一下,就一个人站到一边去。快要上朝的时候,我才看到中书令姗姗来迟。怎么说也算老熟人,打个招呼是应该的。

我走过去,问了声好。中书令比以前显得更加苍老,只有那双明亮的眸子,依旧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中书令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说我比他想象中要厉害。我没说什么,淡淡一笑。

当第一缕阳光冒出来的时候,金銮殿的大门呲啦一声准时打开。自我当官一来,就上过两次朝,都没什么好事。希望这次,不要再像以前一样。

进入金銮殿中,我看到李隆基站在龙椅旁边。在他的旁边,站着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

这个人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我看见李隆基的脸色不太好看,恐怕事情有变。

待群臣都进入金銮殿,李隆基身边站出来一个小太监。这个太监我总觉得有点眼熟,不知在哪儿见过他。

小太监拿着黄色帛布,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龙,代表皇家的威严。接下来,到了宣读由谁来继任皇帝。

这篇告辞不知是谁拟的,说韦皇后企图篡位,逼死中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替天行道,铲除逆贼,终得安宁。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应由太子继位的,可先帝并没有子嗣。此时只能由各位推选出一位得人心的王侯,继承皇位。

明眼人都知道是假的,可是谁敢去拆穿,那无疑于自掘坟墓。

群臣都已经知道了要推选出皇上,在底下窃窃私语。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当先站出来。不少人目光都看向中书令,一朝宰相,自当是群臣之首。

还有一些人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瞄向我。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五品官员,手中的权力,却大得吓人。

中书令站出来,神情淡然,仿佛一点也不担心。双手握着牌子,说临淄王殿下年轻有为,又果断武决,当为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中书令表态,结果在我预想之中。他一直不站在任何一方,一切都只为朝廷的利益考虑。此时的李隆基,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中书令表态之后,支持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正就有反,反对声也随之响起。我看了一下,刑部侍郎等人都持反对态度,说是李隆基还太年轻,经验不足,应由其父来继承皇位。

看着他们,我才感觉到,太平公主的野心,一点也不比韦皇后小。一瞬间,整个朝堂陷入僵局,两方都振振有词,谁也不让谁。

最终,李隆基还是松口了。说他还太年轻,仍需磨砺。如果由父亲来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