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求生记> 第二百二十八回(上)

第二百二十八回(上)(1 / 3)

,建安十一年六月,陆仁为帮zhù

曹操从海路绕道直取模船队到达乐陵附近海域。为了避免泄漏绕道战术的意图,对外仍然宣称是夷州的海运商队。此外船队分出了五条快船,先行赶赴右北平通知高顺与赵雷早做准bèi。

身处南皮的曹操正在为至今未能攻克易京,进取北平除掉袁氏最后的残余势力而大感头痛。在甄诚求见并送上刘的书信之后自然是大喜过望,当众直接加封甄诚为裨将军领夷亭候,并让甄诚先回馆驿歇息,自己则连夜与一众幕僚商议此事。

只是这一问意见,却是赞成的少反对的多。赞成的不必多说,反对派一致认为海路偏远,而且海运不像江河水运,海路过万军兵的运送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若再加上必须的粮草、器杖与其他军需,那么在海上飘泊一月所需的船只数量可不是开玩笑的。但是陆仁这次派来的船只仅有六十只,平均每只船都要运载两百人左右。这还不算,还有人提出北兵不惯乘船,海上漂泊一月必生疾病,到了右北平如无人接应无异于送羊入虎口,甚至怀疑这根本就是陆仁想借此机会骗取曹操兵源作为劳力的诈谋。

也无怪乎他们会这么想,陆仁从乐陵、琅琊一带招纳流民带去夷州的事他们早都心中有数,明面上甚至还向曹操提出过人易,用夷州出产的衣甲器杖粮草换取曹操地一些俘虏。只不过曹操还没有答yīng

而已。不过曹操考lǜ

到夷州出产的各类物品质量上乘,又能提供大批的粮草,就没有把话说得太绝,对陆仁招纳流民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招来招去陆仁招纳到的青壮很少,多数反到是妇女老人。

鉴于反对派的意见与一系列的推算数据,赞成派也开始考lǜ

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从徐州等地火速抽调一批船只来补充地意见。不过这一意见被曹操帐下一些生长于沿海地区熟悉船只性能地人给否决了。理由是当时能抽调到地海运船只数量极少,运载能力极为有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在两派人员的争论中曹操犹豫了。必竟刘(陆仁)提出的这一海运战术在当时来说有着极大的冒险成份。虽然说曹操是个不怕冒险。甚至喜欢冒险的人,但前提是曹操在冒险之前一定会作好充份的准bèi

,把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性格从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奇袭乌巢就不难看出来,历史中曹操是抽调了手头一半地精锐部队化装成袁军,另一半的部队固守官渡就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奇袭乌巢未成,他就要凭着最后的力量与袁绍周旋到底。

现在曹操的主力集中在河间、易京与袁尚对峙,虽然毫无进展但却是最稳妥的战术。从整体大局来看似乎并没有去冒险的必要。后方的几个势力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