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清明上河图> 第五十二章潼关大战(13)

第五十二章潼关大战(13)(1 / 3)

看到皇帝如此安慰士兵,康承训等人唯有苦笑。

身为武将,自然知道厢军士兵如此的表现,根本对敌人形不成真正的危胁。而一想到明天清晨,几万个精锐女真骑兵弃马而战,蚂蚁一样向着城头冲杀过来时的景像,几个殿前司的将领,无不浑身战粟,难以仰制自己内心的惶恐。

他们到并不是担忧自己的性命,实在是悠悠然负手走在前头的皇帝,他的安危关系太大,一想到自己可能成为宋朝百年江山汉人几千年传承的大罪人,纵然他们的身份只是武将,也很不想到皇帝再失陷敌手,或是战死城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康承训犹豫半响,原本要再次劝说皇帝,待赵桓上了御马,前后仪仗摆开,向着宫中进发时,沿途的长安百姓得到风声,开始在道路两侧下拜欢呼。人头攒动,很多地方挤的水泄不通,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的人头随着赵桓的到来,忽高忽低,很是壮观。

而除了下拜和欢呼之外,很多百姓都情绪激动,自请上城帮助守兵防御城池,很多老人含泪而拜,口中称颂赵桓不离弃百姓,是大宋难得的英武之主。在这些激动的人群中,有靠着卖力气为生的苦役,也有普通的市民,还有前来参加秋试的应试举子。

他们紧紧围绕在皇帝四周,展露肌肉,大声求战,请求皇帝下令官府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到城头助战,此时此刻,一切的身份地位,都不再重要。

衣衫破烂的脚夫,被衣着光鲜的绅士攀住肩头,身形瘦削的儒生,悄悄取下自己头上的儒巾,与一群逃难进城的乡兵弓手混在一处。皇帝没有出逃。愿意与百姓共赴国难,抵抗敌人,所产生的激励效应,连它的当事人赵桓,也完全没有想到。待亲眼见到此情此景,不仅赵桓为之动容,再三在马上向着百姓挥手致意,康承训等人也是为之动容。

靖康五年地秋天。在大宋和长安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时,这个年代不过百年,其实肩负着几千年高等文明的帝国,在文明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终干在敌人的屡次打击下,在最高当权者皇帝赵桓的鼓动下,开始迸发出王朝建立初期刻意打压下去的尚武与坚毅的精神。

在这个民族初兴起时,在黄河流域地一个小小部落,就是依靠着这种精神,屡败强敌。终干一统诸夏。扫荡四夷,并且有了强汉盛唐,以先进的文明和强大的武力。相辅相成,成为不仅是东亚,而且也是螯个世界屈指可数的强盛文明。

这个文明,在靖康三年之前,已经迷失在自己建立的文明迷宫之内。越来越厚的经典,越来越多的约束,越来越多的繁荣城市,带给这个文明的,却也是越来越孱弱。

不仅仅是它的统治者,它地国民中优秀地一部份。血液中的强悍因子也越来越少,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宁愿屈服在异族的铁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