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医妃养成记> 67. 067 有人酸了

67. 067 有人酸了(1 / 2)

三&五&中&文&网

wwwcom,更新最快的小说网!

正所谓春风得yì

马蹄急,此时官道上的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军马脚力了得,车子又新,五十里的官道路程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让赵秀丽这个第一次坐马车的人惊讶、赞叹不已。

“快看,快看,”村口好事儿的小孩子们连跑带喊起来,“肖靖家的马车又来了。”

肖靖坐在前面,既害羞又得yì

,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江水也是小孩子心性,卖弄似的“啪”地一甩鞭子,吓得小孩子们“哄”的一声散开了。可是看着江水和肖靖两个人的笑,小孩子们又都跟在后面嘻嘻哈哈地跑着。

大人们也已经吃过了午饭,听说肖文一家从城里回来了,想到昨天肖家闹成那样,关心的,幸灾乐祸的,看热闹的,于是,大家也都跟在车子后面一齐来到肖文的破房子前。

所以说,当肖瑶从车厢里出来的时候,看到眼前一下子站了那么多人,倒吓了一跳。

赵秀丽和肖文倒是满脸镇定,两个人从车厢里出来,边笑着招呼大家,边在相好乡邻的帮zhù

下往外卸东西。

其实,就是现代,乡下的事情也是这样,谁家有事儿了,不管好事坏事,需不需yào

帮忙,总是会来很多村人。如果谁家门口天天没个邻居往来,那就说明这家的人缘太差喽!

和城市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同,农村人的人情味儿更浓一些,当然了,有些你不喜欢听到的声音也会毫无遮拦地钻进你的耳朵。

这不,看着肖文家门前的车马、车厢里卸下的东西、一家四口的穿戴,有人就酸了……

“哟,赵秀丽这是成了阔太太了,你看看她穿的、戴的,比胡员外家的太太还显摆呢!”这是赵三花眼热的声音。

“要是不置办私产,他们家哪里来的这些东西?”这是和赵三花相好的蒋氏的声音。

“嗨,也不知dào

哪找的来钱路?”这是胡家庄豆腐坊刘氏嫉妒的声音。

……

当然也有公正的。

“别乱说,要是这样,肖文可是要受律法的!”这是孙秀娥的声音。

“就是,肖文两口子一贯是老实人。”这是三奶奶的声音。

……

其实,古代法律对私产、分家之事往往有明明白白的律例。比如《大清律例》“别籍异财”下的条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许分财异居”。

但是,对于分家,法律也是支持的。

分家是自秦代以来相沿已久的民间习惯,此种习惯主要调整多子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