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不懂装懂,贻害无穷

不懂装懂,贻害无穷(1 / 3)

求知最忌讳的就是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如果只是为了读书获得知识,这种“自欺欺人”还只不过是害己而已,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让这种人领导企业,那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可谓是“小则害己害人,大则毁掉企业”。为此,对于我们而言,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让一个人的品质转变,堕落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可谓是贻患无穷。

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某人问:“你怎样评价莎士比亚?”

甲说:“还可以,只是口感不如‘XO’。”

乙反驳道:“喂!你不要不懂装懂!莎士比亚是一种甜品,怎么被你说成酒了!”这个笑话真的令人啼笑皆非,寥寥数语,满含哲理。它告诫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情精通于心,必然有很多需要弥补和学习的地方。而不懂装懂就好像是给不足之处盖上了一块遮羞布,施了个障眼法,暂时挡住了别人的视线,让自己能够苟延残喘。殊不知,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不懂装懂的人终究是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的。话说苏东坡在湖州做了3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往宰相府来。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僮便将苏轼迎入东书房等候。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是咏菊。苏东坡不由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他写出数千言,也不假思索。三年后,正是江郎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诗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在苏东坡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即使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一念及此,苏东坡按捺不住,依韵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若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转眼便已深秋,一日忽然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东坡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错了。切记啊,不可轻易讥笑人,正所谓经一事长一智呀。”

苏东坡心中含愧,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想起临出京时,王安石曾托他取三峡中峡之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取水一事抛在脑后。于是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带着中峡水给宰相赔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