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揭人短处(1 / 2)

如果我们还希望广交朋友、得众人相助,那就给自己留点口德,不要将他人的短处挂在嘴上。纵使非说不可,也可以变通一下,这是人际交往中理应具备的素质,更是获得良好友谊的必要技巧。

在《韩非子·说难》篇中,有这样一段对龙的描述:龙生性柔顺,喜与人亲近,甚至可以将其当作坐骑。然,龙颚下长有一尺余长的逆鳞,一旦有人触及,必勃然大怒,以致伤人性命。

其实,何止龙有逆鳞,几乎自然界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忌讳。例如,猫不喜欢人逆捋其尾,牛不喜红色等。又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三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却拥有一个共同之处——最怕别人揭其短。阿Q最忌讳别人提及自己头上的伤疤,若有人犯此忌,他必然怒火中烧,去与人一争高下,小D就曾因此吃过亏;祥林嫂最怕别人说自己“不贞”,这对她而言是一生难以抹去的耻辱;孔乙己则最不喜欢别人拿自己过去的糗事调笑,一旦有人提及,他就会涨红脸,无理也得辩三分。

短处,人人都有,有的可能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可是由别人嘴里说出来就让人不舒服。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别人攻击自己的短处。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说对方的短处,很容易引发唇枪舌剑,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究其根由,人们之所以怕被人揭短,主要是自尊心使然,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因此,你若想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就一定不要去碰触别人的短处。张三其人尖酸刻薄,常以揭人短为乐。一次朋友聚会,邻居李四因家有严妻不敢多喝,张三便乘着酒意大声叫嚷:“你们知道李四为什么喝酒像喝毒药似的吗?因为他怕老婆!有一次李四喝酒喝醉了,不但被老婆扇了两耳光,最后还被赶到客厅去睡呢。”李四被张三当众揭了短,不禁羞怒焦急,但碍于众人又不好发作,便推脱有事,离座而去。

几日后,张三一家去城里购物,出门时风清气爽,刚到城里不久便阴云密布。张三妻子担心院中晾晒的生虫大米,便催促张三赶快回去。张三因由东西还没买,又想到李四在家,便不以为然地说道:“没事的,李四今天在家,他会帮我们收回去的。”

然而,当张三一家回到家中之时,却发现院中晾晒的大米已经被雨水泡得涨了起来。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李四的小心眼固然不值得称赞,但说到底还是张三揭人短在先,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得罪邻人,令其怀恨在心,这又是何苦来呢?事实上,生活中张三类型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似乎已经把“揭人短”当成了人生一大乐事,似乎只有道出别人的“短”,才能彰显自己的“长”,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令人生厌,令朋友对其唯恐避之不及。

老话说“当着矬子不说矮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