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游戏小说>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第十七章没人敢接

第十七章没人敢接(2 / 4)

坑运土。

所以相比之下,修建蓄水池的工人,工钱要少一点,一天只有三个大钱。

但即便如此。

汉中郡各个村落县镇依旧有大把大把的人手想要抢到一份工。

一时间。

汉中郡各个地区忙的是热火朝天。

而大多数平民拿到工钱后,第一时间就想将其全部换成粮食,看到这种情况,汉中郡各个城镇的不少地主贵族都没有一点商量,便开始默契的上涨粮价。

这样的情况在当下几乎已经成为常态,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下,整个秦国的商业市场如同一潭死水,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的竞争。

没有竞争,往往也就代表着商品货物的定价权,完全由商人决定,购买者根本没有丝毫选择。

正因如此。

哪怕如今秦国的货币已经初步开始形成体系,可钱币本身依旧没有丝毫信用,大多数人哪怕赚到钱,第一时间也会想要将其换成粮食布匹的原因所在。

幸亏墨君对于这种情况早有准备,早在墨君来到汉中郡没多久,熊大便已经‘飞鸟传书’,通知分布在各地的【熊出墨商会】朝着汉中聚集。

虽说运送大批货物不便穿越秦岭,但如今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熊出墨商会】的第一批人马,也已经到达汉中。

有了这批人手,加上之前抄了‘贺氏一族’获取得十几万石粮食,足以让墨君将汉中郡各地的粮价调控下来。

当然了。

中途也难免会有一些‘小小的意外’。

然后······

墨君又意外收获了三万多石粮食。

而一些临近汉水的农户,如今几乎是日夜不停的在河中捕捞河鱼。

墨君对捕鱼实行的并非日薪制度,而是绩效制度。

每从河里捕捞起十斤河鱼(约等于后世五斤),就能从官府手里兑换一个大钱。

这样的兑换比例,对于很多不懂捕鱼的人而言,显然有些困难。

然而对于许多原本就生活在汉水附近,靠水吃水的渔民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毕竟对于现在很多生活在水边的渔民而言,最难的地方不是抓不到鱼,而是抓到鱼却没地方卖。

所以当墨君颁布这个命令之后。

现如今,哪怕是晚上,汉水上都至少有上百户渔民飘荡。而白天的人数,更是能超过千人。

战国的捕鱼技术确实不算高超。

但也正因如此,所以汉水中的渔获资源反而远比后世更加丰富。

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渔民,现在每天捕捞起的河鱼能达到两三百斤,一天就能赚二三十个大钱。

而其中就有黑石县铁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