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铁血小千户> 0685 状元及第

0685 状元及第(2 / 4)

蝇头小楷,就写得极见功底——官场行文讲究庄重严肃、一丝不苟,也渐渐形成了所谓“馆阁体”的书法,一笔一画都力争写得近乎完美,却没有任何个性,甚至连你写的、还是我写的都分不清楚。

写这种书法的人,其最高追求大概是来生做一台打印机吧……

皇帝以终日看这种书法写成的奏章,看得都麻木了,然而温伯明的这一笔字,却在端庄之中写出了几分锐意进取、几分活泼不羁,让人看了说不出的舒服,甚至颇受鼓舞。

就是为了这笔字,哪怕文章写的全是胡言乱语,皇帝都肯点他个前几名的进士。

再细看文章,那就更是非同凡响了。

皇帝和卫玉章一道拟定的题目,是出自圣人原文语录的“仁者难而后获”一句,不割、不裂、不串、不缝,光明正大、堂皇伟岸,却也是几千年来被做烂了的题目,然而温不明却能别出心裁,从实务出发,在形式上固然是天衣无缝的八股文,可内容却竟写成了一篇策论。

这让被危机四伏的局面、被纷繁复杂的政务,搞得狼狈不堪的皇帝读了都能若有所思。

而这篇文章居然是温伯明在仓促之间写成的,这让皇帝都禁不住怀疑:“会不会是卫玉章提前将考题泄露了?”

然而皇帝转念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一题还是今早自己和卫玉章刚刚拟出来的,根本就不可能泄露。

难道就非得点这个温伯明做状元了吗?

皇帝这时还有些抗拒,然而待所有的考生都陆续将卷子交完,皇帝难得地亲自将所有的考卷全都草草读过之后,却发现温伯明的这一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鹤立鸡群——书法、文词、立意,无一不做到了完美无缺,就是韵脚,都没押错一个。

于是皇帝变让太监,将卫玉章请到自己身边,拿着温伯明写下的这份试卷,同卫玉章窃窃私语了好半晌,这才请老相国回去就坐。

而在同位卫玉章商量之后,皇帝这才有招来今科主考官,将送到面前的试卷挑出几份来,叮嘱了几句,这才将其余的卷子全都发给了考官。

其实按预定程序,这已经破例了。

按照原先的规矩,从来都是今科主考,在殿试之上拟定前后名次,然后交由皇帝审核,皇帝或许同意、一字不改,又或许有自己的想法,变换一下顺序都是正常的。

然而这一回试卷却是先送到皇帝那边,皇帝同相国大人商量好了名次,这才发给主考,这就有越祖代袍之嫌了。

然而规矩是谁定的?不就是皇帝定下来的嘛!

就连平素极讲道统的卫玉章都参与其中,并且也没提出反对意见,今科主考官又是皇帝的臣子、又是卫玉章的弟子,凭什么出来说话?

于是主考大人拿着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