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延明纪略> 第十章 交心

第十章 交心(1 / 4)

江煌穿着一领棉甲,头上戴着旗盔,手里拎着一个金属棒,正努力地控制胯下的战马。

在他身后是一群穿着看上去颇为剽悍的骑手。

他看见杨渊在那里和一伙裸男说话,奋力的挥动手里的棒子,领着那伙骑兵跑了过来。

杨渊心下却是有些好笑,因为江煌往日里都是一副富贵公子的模样,饮食住行都想当讲究,可刚刚若不是仔细看,杨渊都认不出来是他。

“江兄来得好快,令弟说江兄正在募集乡兵。”

江煌将马停住,笨拙地翻身下马,他把手里的金属棒子放到一边。

“我本来也募集了些人马,但是听到杨兄在壻水铺列阵布置,准备同流贼血战,便立即点选家中的精锐奔了过来。”

杨渊看着江煌身后的骑手,洋洋洒洒约莫有五六十骑,看上去都是骑术颇为矫捷的汉子。

“江兄能来相助,足见手足之情,杨渊这里谢过。”

“杨兄说得哪里话。”江煌好奇地看着另一边的裸男们:“这是……”

杨渊却是拿起了江煌手里的金属棒。

这是一根木棍,另一头处有三个发射孔,在发射孔边缘还有供人点火的火门。

这是边军中常用的所谓“三眼枪”,用后世的火器分类标准就是所谓的火门枪,这东西距离火绳枪其实只有一线之隔。意大利人只是给火门枪加了个杆就制造了所谓“穆斯卡特式火绳枪”,这个翻译也是一个标准的错误,因为这就等于是“火绳枪式火绳枪”。

所谓musket本身就是火绳枪的意思,而这个词是从意大利语转成英语的。中文网络上充斥着类似的资料污染,一个相当主流的说法就是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纪发明了名为“穆斯卡特”的重型火绳枪。

实际上这就跟西班牙“大方阵”名字里带一个“西班牙”,但实际上却是西班牙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在意大利组建的一样。

对了,大方阵也不是一种战术,它对军事史上的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一个军队编制。大方阵在西班牙名将贡萨洛手里有一百种玩法,在无能将领手中就只能是列阵然后被包抄击垮了。

马哈赞河如此,莫哈赤亦如此。

错误被有意或者无意的一层层叠加,最终演化成了网络上的一种神话。

杨渊看着江煌的这门三眼铳,脑海里想着地却有更多。

“杨兄?”

江煌又叫了一声,杨渊这才回过神来。

“啊,江兄带着的精锐来得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