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延明纪略> 第二十二章 李代

第二十二章 李代(1 / 4)

每个人的才能不一样,孙元化本身就适合干个技术官僚,非要把他放到一地督抚的位置上,那最后出了纰漏难道只是孙元化一个人的责任吗?

显然不是的。

可是有些道理是不能够说清的,譬如在韩云面前,杨渊就一定要将孙元化洗刷的干干净净,把所有的锅都甩到孔有德、耿精忠身上。

反正他们都已经当了汉奸了,身上多几个锅少几个锅区别不大。

从表面上来看,吴桥之变的发源在于孔有德麾下的士兵有人偷了一只鸡,堪称一只鸡引发的惨案,但根源在何处?

孙元化能练军而不能统军,这是其一。

登州兵内部上下离心,兵不服将,这是其二。

畏敌如虎,视民如草,这是其三。

且不必说若是岳家军在吴桥会如何,戚家军在吴桥又如何。

事实上正德时期,明军有记录的哗变发生三次,正德十六年,陕甘五卫军卒杀巡抚许铭。

嘉靖时期,明军哗变十八次,嘉靖三年,大同军卒哗变,杀巡抚张文锦、参将贾鉴。嘉靖十二年,大同军再次哗变,杀总兵李瑾。嘉靖十四年,辽阳军哗变,执辱巡抚吕经。同样是十四年,广宁军、抚顺军再次哗变。

嘉靖三十九年,南京振武营哗变,杀户部右侍郎黄懋官。

万历年间,明军哗变七次,万历十年,宁夏军卒哗变,杀参将许继汝。万历十六年,甘州军哗变,欲杀巡抚曹子登而未遂,万历二十年,宁夏军再次哗变,杀巡抚党馨。

天启二年,京营新兵哗变,包围了户部衙门。

军事机器一旦腐朽,不下大工夫修整是不行的。

孔有德作乱之后,明王朝按照孙元化的意见一力主抚,最终结果就是孔有德由一千多人扩充到两万余人,在胶东半岛大肆屠杀。

事实上在吴桥之变前,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就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

他们跟后金政权之间存在着走私贸易,将黄蟒、湖丝这些对后金政权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奢侈品经由登莱由东江送入后金境内,以牟取暴利。

此事后来被东江总兵黄龙侦知,他下令捕捉了耿仲明一个名叫李梅的下线,直接引起了耿仲明之弟耿仲裕发动兵变,耿仲裕将黄龙耳鼻削去。

黄龙后来得到尚可喜等东江将领的帮助,斩杀耿仲裕,这边耿仲明自然惴惴不安,等着动手。

孙元化这个时候干了件让杨渊很怀疑他人品的事情,弹劾黄龙克扣军饷,导致兵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