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十四章 代朕去看看

第二百十四章 代朕去看看(1 / 7)

昨天啼笑皆非,真是惊喜的一天,又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天,包括云中书城在内,都投了很多票,但始终被压了十几票,呵呵。不过这个月大家已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夫复何求。还有对诸位读者打赏、订阅、推荐票与月票的感言,等一下写。先求一下保底月票。七月虽下了新书榜,继续战斗。三十五万字,是我承诺的保底字数。江南会同样有许多有趣的事发生。

赐新进士绿襕袍、白简、黄衬衫,意味着他们是真正的宋朝臣子,而非布衣。前三名还要赐酒食五盏,其他人赐泡饭。但就是酒食五盏,居然有人喝高,看着郑朗艰难的将五盏酒喝下去后,一张小圆脸象关公的脸,包括脖子都红起来,赵祯与诸臣皆是呵呵直笑。

到了挂花跨马游街时刻,小太监扶他上马,低声说:“状元公,小心啊。”

“没事,我知道。”郑朗也低声说。头脑还是很清醒,但酒量差,又伤脸,于是成了这副样子。

张方平在后面摇头苦笑,实际也没有让郑朗喝多少酒,太监勘酒时看到他酒量差,刻意勘得很浅。可他是他,郑朗是郑朗,两人不好类比,往东华门外骑去,张方平担心地问:“郑状元,不大要紧吧?”

“无妨。”

张方平看看自己,又看看身后的杨察,又道:“当之有愧。”

吃酒时,张方平才从官员嘴中得知一些消息。自己中榜眼有一分自己的功劳,名次不高陛下不好过份提拨出来。也有一份天意。若不是自己当时拦住郑家子,才共商大计,联名上书,何来榜眼。

郑朗脸是红了,酒也略多,思维却很清楚,道:“张兄台,当受之,你若无为国为民分忧解难之心志。何来机缘?天意纵然予之,更要人为。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而动,刚柔相应,恒!心志才是根本所在,外来机缘终归有之,无心志即来亦捉不住也,有心志机缘早迟随之而来。以兄台的雄心抱负才华,更当受之。”

头脑还是很清楚。否则差一点能说出。此届举子唯君耳,连我有可能不及你远矣。

这是对张方平人品的尊重,若一个个象张方平那样保持着不结党。何来后来党争之事发生。但正是他没有党援,所以文武双全,吏治清廉,更是成为张咏后又一治川能吏,可最后的政治生涯很难达到巅峰。

也是郑朗mihuo的地方,若不作为,无所谓,自己要名声有名声,要财富有财富,还想要什么?要小皇帝屁股下面那个座位,不说不可能,就是可能,皇帝当真那么好做的?看看赵祯一年接着一年苦逼的到来……

想要做事情,必须得结党。或者自己结一个郑党,这边与吕党斗斗,那边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