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失信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失信(1 / 6)

第二百九十八章失信四月底,郑朗才从乡下转了出来。

要感谢富弼,有他在坐镇,替郑朗处理无数事务,郑朗才能安心转了数月,不会分心。

“这份功劳,也有你一半,”郑朗老实地说道。

“如何感谢我?”富弼看了看郑朗,郑朗做的事不是轻松活,不象在太平州,到处有河有湖,坐坐小船,就可以察看,在杭州多处是山,想优雅也不可能。不但如此,连他的几个小妾,与学生也没有带上。

于是郑朗身上衣服沾满泥巴,脚上的一双大草鞋沾满了黄泥,就象一个农民从山里跑出来的。

难得啊,得好好看一看。

郑朗道:“错,你知道良吏是如何炼成的吗?”

“如何炼成?”

“要有天赋,没有天赋,勤也可以补拙,毕竟会吃力。”

富弼点头。

“要读圣人书,学圣人书,先读做人之道,这是前提,人做不好,更不要谈做事。”

富弼还是点头,正心修身嘛,只有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圣人书还要我们格物致知,学问越多,越有作用。这叫求学。然后再科举,前几年科举时,我一直很后悔,快了。若晚上四年科举,更有把握,不必需要种种机缘才能连中三元。最后进入官场,这时还不能称为良吏,要懂得如何理事,很多事不是说公平就会是一个清官。公平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大户公平了,下户不会公平。对士林公平了,将士农民商人不会公平。因此,要学会如何取舍牵让。”

富弼还是点头,说郑氏中庸有些深奥,这也是中庸,比较好理解的一种中庸之道。

“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未学未行未历,就全部知道,得有一个勘磨的过程。我现在将一半事务分给你,也是一种磨练,你说是你感谢我,还是我感谢你?”

别谁感谢谁。

都是为国家效力,杭州正是在他们治理下,渐渐政通人和。

但郑朗虽开玩笑,内心多少有些感谢富弼,有的时候也听从富弼的建议,比如张贴他那篇论子,富弼反对,用了倭人还在杭州的借口。实际富弼不想添更大的乱子,郑朗听从了。

然后将王昭明送出了海,四千名武装人员,将会半工半兵,驻扎在两矿上。杨九斤和王直又带了一百几十人与货物,去了高丽。这一行的作用还没有人重视。

接着又有数艘船载着武器货物药物,往南驶去。

到吕宋群岛的航道比较陌生,但有之,多是泉州港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