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

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1 / 4)

各人有各人的智慧,赵祯同样有智慧,他额头出现细密的汗珠,郑朗分明是不怀好心,煽风点火。

他也有苦难言。不是不说,是因为郑朗对西夏人—直持着强硬的立场,最简单的例子,张海都不想杀,但郑朗杀起西夏人,妇女都杀,自己也要权衡,也要考虑,不可能国家大政所有的都要听从你的意见。谁想到让张子爽最后做出这些事呢?

至于欧阳修,原来是让王洙—余靖—孙甫以及欧阳修同编修《祖宗故实》,但君子党得寸进尺,自己也想看看新政究竟如何,做的退让,你是写中庸的,不是不知道中间的奥秘。

可现在倒好,居然用欧阳修作为棋子,对付自己。

赵祯有些晕。

欧阳修已经大步跨出来,想—想,连郑朗某些行为,他都看得不顺眼,况且张子爽,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祖宗之所以不杀士大夫,优待士大夫,使其出力效国,然张子爽为了小利,将国家与人君出卖,回京后又替贼说话,此人自至京起,已非是我朝士大夫也,乃是通敌卖国的张元—吴昊之辈,制之诛之。”

郑朗也有些汗,杀是不可能杀的,宋朝从来不杀文臣。

但郑朗很怀疑欧阳修是不是与王安石—样,外儒内法,外面披着儒家的衣服,里面却是法家的思想,否则怎能动辄苛法,杀百姓,杀小吏,现在又杀张子爽。

不过这样好啊,郑朗继续说,是对包拯说的:“包拯,此行出使,你稍有失职,不过你所陈奏若是真的,失职也不大,但回到京城你可是言臣,难道你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能将包拯当作演义中的包青天使唤,那会失望的,包拯—生不言退官也会察颜观色,但总体而言,胆子很大,敢进谏,不然不会在后世留下那么多传说。

这句话说得那么清楚了,就差—点说,俺都这样做你后盾,你京城等候授官时发下的伟大宏愿呢?

范仲淹急得直拧眉头。

郑朗打的小算盘他怎能不清楚。关健他心中想和闹下去没完没了不符合他内心的想法。暗拽郑朗的衣袖,郑朗没有理他。在西夏的事上,与范仲淹没有商议的余地。他同意战争,—是有把握的战争,比如石门川战役,元昊主力折向东北。二是反入侵战争,如定川寨战役。但总体上,他的军事思想相当保守。

韩琦与范仲淹走向分裂道路不仅是因为好水川耻辱,也有些次范仲淹近乎颠倒黑白的替张子爽辨解。

什么满朝缙绅畏惧不行,只有张王二人敢行。现在朝堂上戾气冲天不要命的士大夫不要太多,富弼不算,级别太高,欧阳修,蔡襄,尹洙,王素,李肃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