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

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1 / 6)

“我明白啦。”赵顼说道。

这段时间郑朗的教导,给他带来极大启发,一扇又一扇的窗户被逐一打开。

但象郑朗这样教育帝储是自古未有过之事,也是无法模仿之事。

要么德cao不足,要么智慧不足,要么阅历不足。如果再加上领先一千年的眼界与思想观,更没有一个能够模仿。

我明白啦,这四个字乃成了赵顼说得最多的一句。

“说说看,”郑朗温和地说。

“我明白郑公南下的一些举措,为何诱导蛮人改变生活习惯,耕种方式,又教育他们子女,又戒令汉户勿得岐视他们。这是为了让蛮人最终融入汉人,汉蛮一家,此乃是上者之道。用钱帛收买,易被蛮人看轻朝廷,用武力镇压,又激发他们仇恨。只有融入,南疆才会安宁,虽慢一点,可能更彻底解决南疆的治理。”

“中的。”

就在师徒二人谈论此话时,赵曙又再次以病之故,拒绝中使。

朝堂如今是韩琦一枝独大。

庞籍下去,一是累得加上老了,确实经常犯病,已经没有jing力处理那么多公务,二是言臣的糟蹋,让他有些心灰意冷。富弼也下去了,曾公亮虽迁为平章事,位居于韩琦之下,又是一个老实人,实权几乎全部拢于韩琦之手。

赵祯身体不大好,有些倦政,不仅倦政,又不想朝堂上再发生严重的争执,因此不象以前那样,将朝堂刻意分成两派进行平衡掣肘。没有两派官员掣肘,他又主动放权给中书,这使得韩琦手中拥有更大的权利。

看似没有郑朗与庞籍一度拥有的权利,同时执掌东西两府,实际已比郑朗与庞籍那时候权利更重。

因此他的一系大臣在朝堂中最有话语权。

还有一些人,例如调回朝堂的孙抃,则是孤魂野鬼。就算有什么心思,也是孤掌难鸣。

但有一支强大的力量,那就是郑朗的派系。

这个派系以郑朗诸好友带领,以及几个渐渐成长起来的学生,包括二范、吕公著,司马光与王安石。还有银行监里多有功勋的严荣用为第二梯队。下面还有更多的信徒。

包拯虽死了,上面还有曾公亮,三司使的蔡襄,甚至杨畋等人,实力不可小视的。只不过郑朗一直在下面飘,没有将它凝聚,显得十分松散。

但郑朗越这样,信徒越多,包括枢密使张昇。也在向郑朗派系靠拢。

看到赵宗实如此,张昇忍无可忍,随便着找了一个借口,将王珪,知谏院的杨畋、司马光,三司使的蔡襄与曾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