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历史名人在都市> 第二四三章 所谓军训-中

第二四三章 所谓军训-中(1 / 4)

ps:明天调整一下状态,争取来个破万吧。求梦想杯票子!

“四十比二的战损比”说的是哪件事情,诸葛亮也从新闻当中看到了。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更担心沈宇的这个强硬表态是引发更多不必要的争论。如果在军训期间出现什么乱子,前来军训的教官们自然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对于学校以及全体师生来说,那倒不是什么好事情。这样一分析的话,似乎和稀泥的处理方式才更值得推崇。但是眼前这个人,显然不会这么想。

诸葛亮本来想要劝谏一番,但看到沈宇决绝的眼神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学生们才是主体,难道也让他们对这个学校失望,对中国教育失望。一怒之下,打破玻璃门窗倒是轻的,一不留神埋下疑惑甚至仇恨的种子,那么始作俑者的行为,难道就符合这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吗?

军训,毕竟不是为了当权者培养一群狗,而是为了这个国家培养一群狼崽子。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样是张开血盆大口咬人,为了谁去咬人,却是最根本的问题。

军训培养出来的约束或者服从,或者再扩大一些范围的讲,我们平时强调的礼貌或者规矩,都不是为了让当权者不因为自己的失礼而生气。他们有那个涵养,那就一笑而过,没那个涵养,那就装着一笑而过,骗取一个虚怀若谷的好名声。但我们真正在追求的却不是这个。

有的人说,有些规矩,或者学会服从是一件好事情,我们的国家人太多,人多的地方就容易出乱子,所以要对领导们尊重一些,对上级服从一些。这些话可能真的有道理,至少前半部分的道理讲得浅显又正确。

但是换一角度去讲,一个好领导,不是因为他是领导而被尊重的。同样的,一部法律,一项制度,一条规定,比如说军训,不是因为他本身而被尊重的,而是因为他保证了“劳有所得”等等的基本共识而被认可的。

在这个话语权已经不再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的时代,所谓的共识,或许已经经常出现在社交网站上,比如微-博之类的。诸葛亮不觉得劳苦大众的知识水平,尤其是主观感知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比那些靠着统计学分析大众心理的专家们差多少。换句话说,也许卫星大家不会搞,但军训有没有帮助,我们还是有切身感受的,有发言权的。

那么,一片声的不认可,仅仅是因为我们无知吗?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了我们这群无知的人啊,不正是那包括了军训的所谓教育吗?

想到这里,诸葛亮忽然觉得,沈宇的态度,甚至是他可能已经存在的安排部署,都不见得是毫无道理的。他当然不能去反对一件很可能是讲过深思熟虑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