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宰执大宋> 第二八二章 副主考司马光

第二八二章 副主考司马光(1 / 5)

司马光之所以看到这三篇策论,特别是对夏策略时眼前一亮,是因为他觉得这些策略确实有可能行之有效。

司马光对这对夏策略的判断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因为他也曾在对夏的前线待过过。

说起司马光,如今虽然只有三十五岁,但作为高干子弟,起点很高,如今也算久经宦海了。当然,现在的他还没司马牛的称号,跟同为神童的王安石,还是非常好的朋友,还没成为后来那种一辈子的敌人,当然现在的王安石还没有当上相公,自然也没有“拗相公”的称号。

大宋推崇神童,晏殊、司马光、王安石都是出名要趁早,司马光在七岁砸缸救人,从而以急智名扬天下,成为神童代言人之一。

司马光七岁时,不但会砸缸,而且举止行为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一般人家的孩子七岁大概还在玩泥巴呢,但人家司马光七岁就能跟家里人讲《春秋》了。

和后来泯然众人矣的方仲永不同,司马光在其成长过程中一直表现的出类拔萃,并没有才气随着年纪变大而耗尽。

所谓的大器晚成,其实一般都是用来给人们励志用的,而真正的牛人,必然是从头牛到尾。

像司马光这样的牛人,十九岁就早早中了进士。

成年后,司马光的举止言行,绝对堪称士大夫之楷模,不像王安石那么不讲卫生,不通人情。

年少高中进士,必然是朝中高官们培养的对象。而且司马光本身也是一个真真的高干子弟,他爹司马池,曾经当过御史台的御史中丞、三司副使等高级干部!

因此自然而然的司马光高中后,在其仕途上有很多和他老爹的交好的高官好友对司马光进行扶助和帮衬,所以司马光的仕途自然要比一般人来得顺溜。

现在的宰相庞籍便是一个对司马光很是照顾的其老爹的同事兼好友。

庞籍对司马光可谓非常欣赏,且爱护有加。

?庞籍去河东任并州知州兼河东路安抚使时,就把司马光带去,作为其副手,让其在并州任通判。

???庞籍带司马光去对夏的前沿,自然也是为司马光以后的仕途镀金兼铺路。

????在大宋不缺文官,缺得是能打仗的文官,庞籍带司马光去河东,自然也是为了他能对西夏多些了解,以便司马光日后在朝廷西北有事,朝廷在提到经略西北时,让他也好有发言权。

在大宋,去过西北的大臣,只要干出点名堂就算进入升官的快车道了。夏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