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宰执大宋> 第四〇七章 高丽馆的接风宴

第四〇七章 高丽馆的接风宴(1 / 5)

金至向带着一众高丽使者前来高丽馆的衙署花厅赴宴,走到厅门时眼见厅中众人都起身迎接,忙很谦逊的道:“各位快请坐,快请坐,咱们之间千万不用如此客气。”

孙立笑道:“应该的,金侍郎乃高丽囯使,此次造访我大宋,我等该当好好接待的!”其下属的高丽馆属官也都纷纷附和。

当下孙立将金至向和他手下的那几个副使、译使迎进花厅中。金至向自然是跟孙立、钟浩他们一桌,至于那那几个副使、译使,自然有这高丽馆的那些属官作陪。当然,作陪的还有钟浩带着的译使李光旭。他们分两桌,在钟浩这一桌主席的旁边摆开。

其实金至向这个高丽国使团的正使和他那两个副使都是会说汉语的,至于他带着那译使,自然也是会说汉语的!不会说汉语怎么当译使?!

其实高丽国上下,都是以会汉语为荣的。高丽上层基本都是会说汉语、的。

这高丽上层人士不但会汉语,还大都会写汉字。当然,这个时代,朝鲜半岛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这高丽的读书人也必须读以汉字记述的书,这会汉语、识汉字也不足为怪。就连高丽的科举考试都是,以汉语的四书五经作为考试内容。

朝鲜半岛的国家其实一直以来没有自己文字,一直是用汉字作为文化承载和传承的。

但是因为朝鲜半岛的语言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与中国的汉藏语系不太一样,汉字还是无法充分的表现朝鲜半岛语言的发音和朝鲜半岛民众的思想感情,但是因为朝鲜半岛文化落后,一直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国汉字。因此一千多年以来朝鲜半岛都是沿用汉字作为朝鲜半岛文化记录和传承的文字,

但是因为汉字和朝鲜半岛语言很多地方都是都是文字和语言并不完全兼容和符合,所以这朝鲜半岛那些国家的贵族都是要学习汉语的,因为汉语和汉字才能完全承载这朝鲜半岛的文化。

而普通朝鲜底层平民却根本不识汉字,只有朝鲜贵族、官员会使用汉字,称为“吏读文字”,而普通朝鲜平民只能以口头方式进行文化交流,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年积月累的农业耕种经验和农耕方法也都无法长久的流传下去.

朝鲜的李氏朝鲜中期的时候,为了让那些底层的国民对学习文字、文化的要求,才发明自己的文字。

到了李氏朝鲜世宗大王时期,作为大明附庸国的朝鲜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因而朝鲜民众对拥有自己民族文字的愿望比较强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国民的处境,作为一个想要发展民族文化,推进国家独立的朝鲜君王,世宗开始苦思冥想,梦想创造出一种独特而易学易懂的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