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二十四监> 第九十七章 恩及万民

第九十七章 恩及万民(1 / 4)

而在此大旱的危难时刻施以善举,方能体现当皇上的仁慈和良苦用心。作为老百姓的君父,心里应该始终装着老百姓,急其所急,想其所想,担其所忧,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对于皇上这样的关爱和信任,老百姓心里会备加感激,从而增强了同舟共济的责任感,并自愿与皇上站在一起,同挑重担,共度时艰。

当然,皇上对老百姓的的关照,不能仅止于话语的安慰,还必须施以实实在在的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皇上的切实的关怀与仁爱。只有这种及时管用的帮助,才能真正唤起老百姓的感恩之心。饱时一斗,不如饿时一口,这压水井正是这“一口”的恩惠,朱由校就是要无限发挥这一口的作用。让老百姓每次用的时候都能看到感到来自厩、皇宫里的那位皇上的关怀。从而使老百姓为之感动,铭记一生。反过来,老百姓则会表现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心理,身边就会凝聚起团队的巨大智慧和力量,摆托大明这种内焦外困的局面就指ri可待了。

“这点奴才记住了。”从上林苑开始,刘若愚就感到了朱由校在为民生不断努力,从对欺压、鱼肉百姓的宦官的处理中,也可以看到皇上的决心,应该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伟大君主。此次的示恩也直接针对那些急需帮助的百姓,自己跟着他更加的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压水井无须买,而是造,这个成本就低多了,也就是挖煤、铁矿,然后打造和运输的工钱而已。不仅要在厩这边挖煤挖铁造,而且还要山西、河南等省挖铁矿、建作坊造。有一点记住了,每个作坊、工匠造的压水井都是编上号,并把所安装的位置进行登记,这样做一是容易查到所造压水井是不是落在实处,避免一些人从中捣鬼;二是避免有的工匠图省事,造出不合格的产品来糊弄百姓,最后搭了钱费了力,结果只是给百姓一块废铁,那可非朕所愿。这点明白吗?”对大明的质量问题,朱由校也不敢大意,自己花出了如此大的激ng力、钱粮,要被个劣质产品打败,那才叫冤枉。

“奴才明白,一定把各处的作坊建好,严把质量关,对每台压水井进行登记,让东西落到实处,防止有人伸手乱拿。”

“宫里招人办,给他们说明了,这次是朕要示恩天下百姓,从中捞不到任何的好处,除了辛苦跑腿风吹ri晒外就是把仁慈之心传播到百姓中间。每个的人都要明白这一点,如果怀着到了处面飞扬跋扈展示威风,那朕会把他抄家发配浣衣局。这次的人要完全自愿报名参加,不不要紧,但了,就要把朕的仁慈传递出,让百姓知道朕心系天下万民、真正的视他们为朕的子民、让百姓把朕真正的视为君父,而不是说出苛政猛于虎之类的话语。这个激ng神你要传达下,切记”

“皇上真乃一代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