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第一国师> 第124章 内部问题

第124章 内部问题(1 / 4)

眼见众人已经出了门,刘同寿指指黄齐贤,不着痕迹的做了个手势,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哑仆微微点头,身形向后一退,隐没在了黑暗之中,转眼间便消失无踪。

这就是绝影卫的好处了,他们接收指令的方式相当特殊,不知情的人完全无法察觉。哑仆平时不言不语,存在感相当薄弱,哪怕是跟刘同寿很亲近,又早就知道哑仆存在的梁萧等人,也完全没注意到,现场少了一个人。

受了这么多天冷遇,眼下又众叛亲离,说心里一点都不在意,是不可能的。

但刘同寿也很清楚,在压力面前轻易转变立场的乌合之众,本来就不足为凭。眼下形势不利,这些人做了鸟兽散;等到情势逆转,他们自然又会和在江南时一样,哭着喊着的求自己收留。

只要炒作足够好,跟风众就永远不会少,反之亦然。核心人物才是他应该关注的,只要这些人不动摇,那这个开局就不算太糟,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抚和善后。

孙升的愤怒是冲着上疏者去的,韩应龙也一直不动声色,但人心难测,刘同寿也无法确定两人到底是真的全无芥蒂,或是将怨气压住了,没有表现出来。

要知道,这两人的文才本就名动一时,就算没有自己的点评,金榜题名也是大有希望的。涉及功名,重在参与的跟风众都表现得如此激烈,这二人到底如何作想,还真是难以预估。

在京城的遭遇和身世之秘,无时不刻的都在提醒刘同寿,之前的顺风顺水只是表象,真正的困难和考验还在后面呢。

这里是大明的政治中心,充斥着谎言和阴谋,从前的恩怨情仇,在这里都会变得不同。

恩义,只是过去;仇恨。却在扩大;承诺之类的东西更是做不得数。

李崧祥明明暗示说,张孚敬需要自己,会站在自己这边。可自己上门拜会的时候,为什么会被拒之门外?

可是,很多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忽悠人是刘同寿的长项,安慰人他就完全没有心得了。

忽悠人跟变魔术是一个道理,用精彩的视听效果吸引人的注意力,然后找些托儿起哄,只要表演不是太差。就引导观众的情绪,进而掌控住局面。但洞察人心就难了,不但要察言观色,还要进行换位思考什么的,复杂得紧。

梁萧和士子们对骂的时候他就在想,想到院子里变得空荡荡的,脑袋都隐隐做疼了,他还是没想出来一个完全之策。

结果。反而是韩应龙先开了。。

他一派的泰然自若。非但不见颓丧之气,语气更是平和真诚,他语重心长的劝慰起了刘同寿:“贤弟勿忧,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