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第一国师> 第131章 孚敬传道

第131章 孚敬传道(1 / 4)

这会儿老罗的三国演义还没怎么流行,张孚敬也不是模仿书中的典故,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就好这口,纵论古今,指点江山,是很时髦的休闲娱乐以及拉关系的方式。

和后世的官员们喜欢一起去喝茶泡脚,是一个套路的,区别只在于事后要不要发票。

看样子,老张将这些话积压了很久了。从他还没中进士那会儿,他就已经对杨廷和的施政方针不满,后来两人成了政敌,他也不好从这种角度攻击对方。

朝争的时候翻旧账,或者进行人身攻击都没问题,不过当时的主题是要改礼制,他要提这个出来,会引起嘉靖的误会,怀疑他偏题什么的,而且还会惹得某些守旧派不满,凭空招惹敌人。

等到杨廷和被搞掉之后,他这话也没法再说了,否则就有死缠烂打的嫌疑,显得气量不足,为人狭隘,容易惹起众怒。所以说,干啥也不容易,当首辅也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今天,在刘同寿面前,老张算是得了机会,一古脑的宣泄了出来,小道士感怀身世,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要不是怕惹起老张的疑心,他恨不得跳起来击节喝彩。

而且,他也搞懂张孚敬的用意了。

他做的那些为普通百姓主持公道的事,看在嘉靖眼中很不和谐,对谢丕那些世家出身的士大夫来说,更是深恶痛绝。但对寒门出身的张孚敬来说。却可能有所触动。因此才对自己另眼相看。

总而言之,又一个史书上形象崩塌了,刘同寿判定,这位以圆滑善逢迎而著称的大明首辅,骨子里其实是个老愤青。

当然,张孚敬在演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他跟刘同寿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秘闻,由旁人泄漏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只有从刘同寿这里说出去不要紧,至少老张能撇清干系。

他是神仙弟子啊!本来就能掐会算的。在几千里之外的江南,都能了解到那么多宫中秘事,现在近水楼台,多掌握点信息算什么?

尽管可以从情理上这么解释。刘同寿却更愿意相信,老人确实是带着一颗真心来的。这十多年来,他成功的站到了大明的巅峰,忍受了无数非议和骂名,但他的志向和抱负却不得施展,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最终是一事无成。

就在他已经近乎心灰意冷的时候,自己出现了!

这么想可能有点自恋,但这却是最符合情理的一个解释。至于张孚敬说的终极目标,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老人既然提了,他肯定就有所考量,不用急,后面还有下文呢,只管听着便是了。

张孚敬说的兴起,刘同寿听得起劲,从杨廷和开始,毛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