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第一国师> 第193章 皇帝挖坑

第193章 皇帝挖坑(1 / 3)

刘同寿皱着眉头发呆,看似是被题目给难住了,可实际上,他不过是在感慨罢了。

这题目的真意,当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嘉靖的意图如果那么容易揣度的话,张孚敬、夏言又岂能在众臣中脱颖而出?

崇古礼只是表象,其实,殿试的题目,只不过是嘉靖瞒天过海的手法而已。

有会试的例子在,再结合嘉靖的发言,绝大多数考生们都自认揣摩到了圣意,以为拍马屁拍好了,就能得到皇上的认可。所以,都是打起了精神,对古礼大加赞扬,慷慨陈词,几乎将周礼捧到了天上去,大有不复古礼,便国将不国的意思。

但是,他们都想错了,嘉靖的标准答案早就拟定好了,并且在第一时间传达给了刘同寿。

这道题正确的回答方法,不是赞古礼,而是以中庸之道来破题。古礼有古礼的好,时下实行的礼制,也有独到之处,仁义兼备,不偏不倚才是王道。进一步展开的话,就是黄锦传的那句话了,关键字就是:亲民。

发榜那天,刘同寿通过夸官,替皇帝扬名,使得嘉靖享受到了久违的拥戴,心花怒放之下,嘉靖也是狂欢了半个晚上。等兴奋劲开始消退,他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发现,老百姓比士大夫容易对付多了。

身为皇帝,想得到士林的由衷赞誉,那是相当之难。通过历朝来的相关记载,再结合上自己的经历。嘉靖发现,恐怕只有泥塑的神像,才最符合士大夫的预期。

否则,无论是英明神武型的皇帝,还是宽仁慈和型的,又或荒唐无度型的,反正只要有自己的个性。就会远离圣君的标准,无法赢得士林的拥戴。

可嘉靖又很好面子,很喜欢别人说他的好话。这个问题就显得相当无解了。

他和刘同寿联手,在会试中炮制了一个祥瑞出来,朝臣们明明抓不到任何把柄。也不敢明着提出反对意见,看似已经认命服输了。但嘉靖深知,事情没那么简单。

从锦衣卫反馈的消息看来,清流们确实没有异动,但他们私下里提起此事时,都充满了鄙夷和愤懑。没人把此事当做祥瑞,没人上贺表,说好的白鸽赋更是踪影皆无,甚至连个发表意见的都没有。

嘉靖很郁闷,而且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象以往那样直接下旨求贺文吧?他放不下脸面。以前都是有人主动凑趣,他顺水推舟,可这次满朝文臣都认为,事情是他一手炮制的,这叫他怎么好意思硬来?

嘉靖太熟悉读书人了。尤其是做了官的那些。这些人都是嘴上仁义道德,大义凛然,实际上最爱在背后搞小动作。强行压制他们不难,可压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