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小农民> 第25章 圣旨到(一)

第25章 圣旨到(一)(1 / 3)

自从几天前吃火锅的时候,李彪说了一句“...比在御膳房吃的还好...”后,徐凡感觉自己最近总是疑神疑鬼的,虽然当时李彪改口说自己是口误,但是徐凡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接下来几天徐凡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再传到千里之外的皇帝耳朵里,那可就得诛九族了。虽然徐凡没什么九族,在这个时代甚至没有父母妻儿,但是也怕万一哪天自己被糊里糊涂的“咔嚓”了,那可就真够冤的了,毕竟古代是一个皇权至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啊,历史上和电视剧里经常都能看到和听到。

而且唐朝和明朝以及中华民国时期,这可是历史上三个有名的特务时期。唐朝的“内卫”,明朝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以及国民党的“军统”和“中统”,那可是声名在外啊,而且恶迹斑斑,罪行累累。史书曾记载,明朝的时候,几个大臣在密室里商议事情,第二天皇帝就能知道他们谈话的详细细节,甚至谁说了什么,原话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现在还没有内卫,那是武则天当政时期设置的秘密情报部门,但是唐太宗李世民还在天策府的时候就很重视情报。玄武门事变之前,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几次密谋刺杀李大帝,结果都被李大帝提前获悉情报而摆脱。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想借此接管控制李大帝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李世民,但是被李大帝提前获知情报。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大帝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情报又被李大帝获悉。李大帝决定先发制人,当天凌晨他亲自带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大帝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大帝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大帝沉着冷静,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同时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恭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由此可见,李大帝对情报的重视。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天策府,而且有唐一朝,不再设置,但是谁敢说李大帝现在就不重视情报了,徐凡对此惴惴不安。

直到后来,李老汉过来询问徐凡:“小凡啊,自从咱们这宅子建起来之后,又是建工坊,又是印书房,招进来了那么多人,还有几十口子庄户要养活,以后肯定会更多,但是府里只有一千多亩地,是不是太少了?产出的粮食以后交完‘租’和‘调’后还不一定够府里使用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