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官路法则> 第三百六十六章 省长的批评

第三百六十六章 省长的批评(1 / 5)

听到高建彬对于大家的批评,常委们感到有些惭愧,仔细想一想,高建彬在石桥镇还真是使用过,石桥镇的有机蔬菜销售公司拿出资金,扶持周围几个镇的有机蔬菜种植,签订包销协议,这些镇的有机蔬菜迅速发展的同时,石桥镇有机蔬菜销售公司获得稳定的生产资源,把渠道都垄断了就意味着利润的最大化,由于这个模式的操作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所以间接地促成了石桥镇现任领导班子的诞生,这也是高建彬的政绩,只不过他体现的方式不一样,媒体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执行者身上。这么明显的办法,怎么就没有去复制过来呢,真是不怪高建彬大发雷霆。

东部新区现在完全是一把手在冲锋陷阵,到处想办法要资源,从京都折腾到沪市,走马灯似的忙个不停。而作为部下的常委们却是等着在家里坐享其成,没有关系接触不到高层领导,争取不到项目和资金这也没有关系,高建彬也从来都没有责怪过大家,正所谓能者多劳嘛可是让人感到恼火的是,东部新区的领导干部们就连最基础的工作也是顶不起来,事事还要高建彬亲自解决问题,换做其他地市的领导,早就对常委会进行大清洗了,要这样的部下有什么用呢?部下是给领导分担压力的,现在倒好,一点应有的价值都没有体现出来

高建彬来上任的时候,就多次提出要大家认真学习石桥镇的成功经验,在东部新区加以复制和推广,这将会给农业的发展节约宝贵的时间。为此,区政府还专门派了工作组到石桥镇进行学习,可是真遇到了问题领导干部们就陷入了习惯性思维,脑子里就是想不到这上面去。郑海露说道:“高书记的批评我们在座的同志们一定要铭记在心,就连身边发生的案例都不能加以运用,还要把问题推到高书记的办公室里,不能不说是我们常委成员的失职。作为高书记的助手就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事实证明现在的我们是极其不称职的,无法履行自己的使命,这样我们的价值有体现在哪里呢?我建议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重新学习石桥镇的发展改革历程,从中我们会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余卫民也说道:“郑区长说的我完全同意,东部新区正在与石桥镇走同样的道路,遇到的困难肯定是类似的,高书记在石桥镇的已经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只需要联系实际情况加以复制推广,就能够得到很多的处理办法。再一个,高书记刚才已经说过了,办法永远要比困难多,我们要迅速的扭转固有的思维模式,同志们的思想还是蒋保守,与东部新区的战略性改革格格不入,导致很多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大家也将心比心,高书记为我们争取来多少的资源,这是我们东部新区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有着这样的领导,我们要是还不能尽职尽责工作,不但对不起组织也对不起东部新区的人民群众,更对不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