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官路法则> 第四百九十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四百九十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1 / 5)

首长和领导们的第三站是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这个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对海州市的经济增长可以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占据了全市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三十的份额,省委省政府也对这里的招商引资工作寄予厚望。高建彬在职期间创造了全国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就是一次性签约四十八家欧美跨国企业,招商引资八十亿美元,完成了全省制定的吸引外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吴春杨副总理在参观新区建设的时候,对首长笑着说:“到现在郑文建同志还是对建彬同志念念不忘,那次沪市和商务部联合举办的国际经贸洽谈会,大部分的成果都被海州收入囊中,与会的各大开发区领导也是颇有微词。沪市主场作战却没有打赢小小的海州,这大出了沪市领导干部们的预料,做好了嫁衣便宜了别人,心里都感觉不好受啊”

首长看着新区繁忙的景象也笑着说道:“建彬同志在招商引资方面,还是有战略眼光的,吸引的企业都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高端企业,比起很多只考虑指标和金额的地方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一方面可以借助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本地的企业起到学习和借鉴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国外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很大,那些企业必须要缴纳高额的环保费用,所以就大量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不能把眼睛只是放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还要为子孙后代考虑,不能让后人戳我们的脊梁骨,我对建彬同志欣赏的反倒是这个问题他看得很清楚。”

吴春杨副总理说道:“又能招商引资又能考虑到发展的趋势,还能把长远的利益想得周全,这就难怪很多省市的同志都想要把他从南江省挖走了。”

首长说道:“先让他在海州沉淀两年,然后就把他派到相对发展困难的地市出任一把手。希望他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积累的资源,把新的地区迅速的发展起来。郑文建同志也曾经和我说过,要把建彬同志调到沪市工作,但我还是没有同意。这样的人才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在沪市那样的地区做锦上添花的成绩。”

看着新区的布局,吴春杨说道:“建彬同志是想要把这里变成第二个新镇区,我感觉到这里不是工业园区,而是一个具有现代风格的商务中心,一个生态环境的大花园,怎么看也不能和想象中的场景对照起来。”

在管委会的办公楼。首长和吴春杨副总理接见了国外企业的代表,发展改革委员会的领导还与这些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负责人开了座谈会,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中午饭是在管委会的食堂吃的,也没有搞什么特殊化,和干部工作人员吃的一样。而且吃完饭之后,在高建彬的提议下,先是海州市委市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