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官路法则> 第七百二十三章 岭河市的新时代

第七百二十三章 岭河市的新时代(1 / 6)

read1;

岭河市本来就地理位置比较偏远,财政状况也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在这种情况下,谁还去操心岭河市民族歌舞团的命运!落后肯定就要受欺负,没有好的环境和好的待遇,根本就留不住人,即便留的住人也留不住心。高品质更新

岭南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少数民族的特色歌舞更是其中的一绝,出现了好多优秀的歌手和舞蹈家,在大家的介绍中高建彬得知,岭河市民族歌舞团曾经是全省文艺战线的佼佼者,论实力那可是首屈一指的,以前属于岭溪地区的时候,从上到下都对歌舞团非常重视,待遇好福利高名气大,是事业单位中的热门,别人想挖也挖不走。

高建彬说道:“我们不能动不动就邀请那些特区或者宝岛的明星,搞流行元素的文艺活动,要大力的弘扬我们岭河各个民族的文化,展现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这是数千年来老祖宗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因此,我们市委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事情,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要忘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时间不等人,常委会结束后下午我们一起到歌舞团去看看。”

然后又说道:“别人能够挖走我们的艺术家和演员,我们难道就不能挖他们的墙角?市委市政府要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给歌舞团倾斜资源,提高大家的待遇,首先给歌舞团送个礼物,把经济适用房的名额给他们一部分,解决住房困难。对于那些老艺术家和做出贡献的演员。我们要发给特别津贴。把以前那些拉关系走后门的人踢出去,这是专业的艺术团体,不是养老院!我要把岭河市民族歌舞团打造成城市名片的一部分,焕发出曾经的光彩和青春!”

高建彬的话得到市委常委们的一致赞同,大家给予了这段话热烈的掌声,这些年被别的地市压得喘不过气来,终于有一位强势的领导出现了!只要歌舞团的待遇提高了,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在目前文艺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有的是人愿意过来,甚至连挖都不用挖。

刘昭鑫感慨的说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跑几十里的山路,到演出场地去看歌舞团的节目,那时候歌舞团是多么的辉煌鼎盛,在三十岁之后的人都会有深刻的印象。高省长的举措肯定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从感情上讲,谁也不希望这个文艺团体就这么消失在历史中,那是我们的极其不负责任。”

施佩文笑着说道:“财政上有了钱我们的腰杆就硬,这也是因为高省长两个经济链的打造所带来的丰厚成果。要是换做高省长没有来的时候,大家只能看着歌舞团的衰败哀声叹气。”

苏晓曼说道:“宣传部门一定严格遵照高省长的指示。为全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搞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