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双枪皇帝> 第二百五十七章 【邀 战】

第二百五十七章 【邀 战】(1 / 4)

六月末,烈日炎炎,铜鼓山下,营寨相连,旌旗招展,鼓角相闻。 站在山头俯瞰,宋军营寨沿铜鼓湖岸连营十余里,气势恢宏。营寨呈哑铃状,中间细长带状的是军营,南北两头膨出,为防御砦寨,壁垒森严,遥相呼应。不时有背插信旗的小校从军营两头驰出,或奔向北面的龙岩城,或驰向南面的铜鼓山。频繁的信使往来,把龙岩城、宋军大营、铜鼓山紧密联系在一起。 目光向西远眺,隐隐约约可见二十余里外,有一片更大规模的军营,远远看去,旌旗如云,寨栅如墙,仿佛拔地而起一座巨型城池,遥遥与宋军营寨对峙。 这就是一个多月来,宋元两军拼命在汀江以东,铜鼓山以西构筑的庞大军事砦寨,也就是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大本营。 “来来来,新鲜出炉的千里镜,诸君人手一只,有这玩意,对面元军大营的情况会看得更清楚。” 当两名侍卫将一个大箱子抬到黄罗伞盖下的赵猎脚边时,赵猎命人打开,揭去红布,取出一只黄铜打造的精美千里镜,熟练地拉开眯眼瞄了一会,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后吩咐侍卫把千里镜给诸将官们一人分一只,一个不拉。 每一个按照赵猎指点使用千里镜的将官都惊异不已,大呼小叫。连文天祥那么讲究仪范的人,都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总算养气功夫到家,没有像那些将领般失态叫出声来。 赵猎很清楚任何一个人在初次拿到千里镜——也就是单筒望远镜的反应与急于求解的心理。当下也不等诸将官们发问,就先开口道:“在场诸君不少人都知道我有一个瞄准镜,可观远如近,其中有些人还看过。这个瞄准镜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能造出类似的东西。” 赵猎五指灵巧转动,千里镜在指间如铅笔般旋舞:“早在一年前,设立在万安军城的‘铁屋’就开始以瞄准镜为蓝本,以水晶为模具,研制千里镜。只是匠人固手巧,却苦于所知有限,屡屡不成。直至半年前,赵卿子恭的出现,才真正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赵子恭?原来是此君啊!”文天祥恍然,笑道,“若是他,此事必成。” 陈植也喜道:“原来是缘督先生的手笔,难怪难怪……” 赵友钦,字子恭,自号缘督,宋室汉王十二世子孙,世居江西鄱阳。此公是宋皇族中少有的科学大家。在天文学、数学和光学等方面都卓有成就,平生多有著述,其中《革象新书》中曾提出“小罅光景”等几何光学理论并亲自验证,远远早于西方,堪称十三世纪末的光学实验物理学家。 赵友钦与文天祥同籍,都是江西人,一个是鄱阳,一个是吉安,相距不远,素有交往。文天祥对赵友钦的学识才干也是极为推崇的,曾屡次向赵猎推荐,可惜战乱之下,难觅其踪。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人家已经不声不响来了。 而赵友钦虽然早在半年多前就入琼面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