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四十四章 南下

第四十四章 南下(1 / 3)

半个月之后,王贲领兵北上防备赵国,蒙恬开始向阳翟进发。 这个时候,韩国正是韩桓惠王韩虮虱在位,名字读起来很拗口,用后世的普通话读起来像“鸡屎”,不过这时的口音不一样,就没有那方面的恶趣味。战国时代,各国的口音跟后世相比,相差很大,蒙恬有幸听到了纯种的汉人汉化。五胡乱华,蒙元满清入侵之后,中国的语音语言受胡族影响,早已失去了原汁原味。那些后世的穿越,突然来到这个时代,光是语言问题,就是一个大大的隔阂。 “韩国如今只剩下两郡之地,韩王又胆小如鼠,这次攻灭东周国,韩国应该不会使绊子。”马车里,卜兴研究着最新的军事地图。自跟从蒙骜上过战场之后,卜兴明白了自己军事知识的缺乏,这几年来,颇为用功学习。祖师爷子夏并不反对弟子学习军事,反而鼓励门下弟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越是深入研究各家学说,卜兴越是能了解到儒家学说的局限性。与法家学说相比,儒家极度缺乏组织性,这样的学说,只会适合散乱的无组织社会,不适合凝聚社会力量。卜兴一直在构思着,如何给柔性的儒家学说,添加一些刚性的元素。 “韩国正好处在楚国北上的要道上,韩王不敢与秦国为敌,也不敢轻易得罪楚国。”十四岁的甘罗早早显露出了他的聪颖,分析道,“如果楚军北上,韩国装聋作哑,任由楚人通过,会给我秦国造成极大的麻烦。邯郸之战的时候,春申君率军北上,韩国既不阻挡,也不通报,才让秦军受到前后夹击,损兵折将不少。” 邯郸之战的惨败,成了秦人心中永远的痛,白起含冤而死,王陵被贬入冷宫,大量秦人战死,失去土地无数。长平之战的胜果,几乎丢失殆尽。引发秦赵大战的上党,现在还好好的掌握在赵国手中。 “韩国力量弱小,可他却挡在秦国的函谷关外,处在秦国的腹心之侧,终究是秦国的一块心病。要想攻灭六国,这韩国是一定要首先攻下的。” 秦国朝堂之上,灭韩的论调,自秦惠文王时代开始,一直很有市场。甘罗的祖父甘茂,也是积极主张灭韩的,或许,内心深处,甘罗希望完成甘茂灭韩的遗憾。李斯与嬴政见面的时候,同样积极向嬴政兜售灭韩论。说到李斯,他身为吕不韦的门,一直呆在丞相府,蒙恬从来没有见过他,不晓得他什么时候才会进入蒙恬的视野。 “只是韩国一灭,诸侯震恐,一门心思合纵的话,蒙虎也禁不住群狼,秦国只怕会招架不住。”卜兴不主张灭韩,只是却提不出更加有效的战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却没能立下灭国之功,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明确的战略。秦国有攻灭六国的目标,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跟山东六国相比,秦国属于这个时代的超级大国,可也没有达到摧枯拉朽,横扫一切的地步。王翦灭楚的时候,动用六十万人马,加上楚国的失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