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一百三十二章 咸阳来使(一)

第一百三十二章 咸阳来使(一)(1 / 3)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大河水茫茫,大秦锐士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剑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秦国要让四方来贺······” 鸡鸣时分,号鼓阵阵,秦军腾地从被褥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穿戴完毕,开始了一天的晨练。 蒙恬亲自设计,统一订购的军装,不仅结实合身,更大大的简化了穿衣的流程,节约了士兵们出操的准备时间。 有些士兵,不愿意舍弃原先的衣裳,可每次集合,这些士兵都落在最后。按秦军军法,排在末位的,指挥军官只得受罚。 几次下来,即使最保守的秦军将领,也不得不承认,蒙恬设计的军装,虽然借鉴了胡服的元素,但确实方便了很多。 礼者,所以便于行也! 商鞅说的这句话,有些士兵听不明白。觉得还是蒙恬解释的好,简单就是力量,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 士兵们信服了蒙恬的简单主义后,蒙恬干脆连出操的战歌,也改成了战国版的《精忠卫国》,比起动不动兮呀兮的古典歌曲,口语化的战歌,士兵们领悟得更快。 每天清晨,唱着“堂堂秦国要让四方来贺”,秦军士兵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之感。 原先戍卫长城的士兵,更觉得这首歌唱到了他们的心里,简直是为长城戍卒量身定做。 私下里,上郡的士兵,将这首歌奉为长城军团的军歌。 “不知道我蒙恬,会不会在秦国引领一阵音乐的心潮!” 打完一套军体拳,蒙恬从亲兵手里接过毛巾,擦拭着身子。 校场里,士兵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唱着欢歌,一圈又一圈的跑步前进。 耳闻几万人齐声高歌,军营附近二十里范围内的鸟儿、虫儿,一大早就从梦里惊醒。高亢的歌声,越过长城,飘向草原。 临近长城的匈奴部落,每天提心吊胆,可时日已久,见秦军没有出塞的迹象,倒用心感受起秦歌的旋律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秦军唱得越来熟练,长城外的匈奴人,同样喜欢上了秦军的战歌,热烈激昂,哪像他们匈奴人,艺术细胞匮乏,只知道乱舞乱叫喊“乌拉”。 中越战争的时候,解放军文工团的歌手,前去劳军,对面的越南士兵,同样学会了歌唱“十五的月亮”。 蒙恬招揽的小说家谋,组建了秦军的第一支文工团,编演贴近底层生活的剧目,激励士气,舒缓士兵们长期征战的离情别绪。 秦军天天对着草原传唱,颇有一点文化攻势的味道。 军队的文工团,战争年代,确实能够发挥想不到的作用,只是到了和平年代,将军们腐化堕落后,传出了不少流言,才让文工团变得有些意味莫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