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歌

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歌(1 / 3)

秦军抵达寿郢城外,按部就班的扎营,没有立时开始攻城。 三日过后,寿郢的东西南北四门,各立起一座秦军大营。 秦军骑兵,来来回回奔驰,清除寿郢周围的楚人势力。 仅凭城内的三万兵马,拼死一搏,勉强有突围的可能。景悝曾劝说负刍突围,离开寿郢,前往江东,再不济,南下江南地也好。 负刍心里明白,他逃往哪里,秦军就会追到哪里,迟早会落到秦人手里。与其吃那逃往的苦楚,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寿郢,还有美人醇酒相伴。 楚国国内的军队,接连战败,各地早没有勤王的兵马。不少封君,派遣使者前去接洽芈仝,准备投靠新楚王。 城内的楚人,每日见秦军排兵布阵,密集调动,军容严整,心内着实忐忑不已。即便最为乐观的人,也意识到楚国的前途不妙。 只是等待这个过程,楚人感到分外难受。预见到绞索迟早会扣上,但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心心念念,每日吃不好,睡不好。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大约过了十日,这日的夜晚,月明星稀,夜色怡人,晚风吹拂,空气中弥漫中一股浓郁的黄草气息。 秦军营地,士卒们以屯为单位,坐在校场上,排得整整齐齐。就着明亮的月光,士卒们对着寿郢城的方向,大声张口,唱起了刚刚学会的楚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淮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歌词的意思,很多士卒都不明白。万口一声,洪亮的歌声,响彻秦军营地,远远飘到寿郢城内。 中军大营营帐外,蒙恬静静的站立着,不时的出声相和。 这首《秋风辞》,乃是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故有此作。 蒙恬现今南下楚地作战,辞里的汾河,就改作淮河。 荆苏跟在蒙恬身后,不时拿眼瞧着蒙恬。这首楚辞,意境优美,音韵流畅,内含悲凉心绪,感叹人生易老,岁月流逝。 蒙恬刚过而立之年,头顶青丝,没有一根华发,怎么就有了这样的心境? 荆苏对文学之道,不甚了解,心里寻思着,是不是因为常年在外征战,蒙恬的心有了一丝疲惫。 秦军大营的左翼,左司马豆、右司马犀两人,领着麾下的楚卒,不断的传唱,不断的回味。 二人身为楚人,蒙恬当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