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华夏之此夜永寂待月明> 第34章 清山荒塚掩白骨(九)

第34章 清山荒塚掩白骨(九)(1 / 2)

“向东五里?为何白天寻了那么久都没有发觉?”二狗疑惑地问。

逢焉道“许是朔月催涨了妖邪的凶煞之气,才令符鸟得以察觉。”

众人释然,舒同立刻祭出《宏图云笈》,宝物散发的光芒照得四下清晰可辨,他览看片刻后道“此去向东五里处有个万人塚窟,葬的是当年帝禹治水时期死于洪灾的涂水沿岸的百姓,兴建之初因怨气太重,帝禹大君便在塚窟之前立下慰灵碑以告慰那些在洪灾中枉死的冤魂。”

逢焉左手托着下巴,沉吟道“如此怨气丛生之地倒像是妖邪所钟,只是在下不太明白,慰灵碑除了告慰亡灵,亦有震慑妖邪之用。万人塚窟既有帝禹大君所立的慰灵碑,为何还会沦为妖邪的巢穴?”

舒同双眉微锁,亦是不解“这也正是我疑惑之处。”他抬眼瞧向逢焉,“道兄,如今已大致知道妖邪巢穴所在,接下去该当如何?是否如先前所言,先回霍邑,避开这朔月之夜,待天明再作探查?”

逢焉没有马上回答,思虑良久才微摇了摇头道“就在下方才从符鸟带回的讯息所见,今次这妖邪的煞气尤其凶戾,只怕那些被其强掳的百姓过不了今夜,为防万一,我们还是即刻前去吧。”

舒同重重颔首“事不宜迟,咱们即刻出发!”

有了明确的目标,一行人纵云而起,须臾之间已落在万人塚窟前面。逢焉捏了诀,数只展着霞光的符鸟凭空幻化而出,照亮四野。眼前是个的洞窟,大约是人为开凿而成,洞口呈长方形,高约三丈,两丈见宽,洞口有规则地散落着一些石块,料想这个洞窟原先应是被巨石所封,如今洞口大开,明显有人进出。

洞口两侧的山壁平滑如砥,细细看来,似是镌刻着大型壁画,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现在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洞口不远处的正中央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的四周雕着百兽图案,并以古篆刻出“慰灵”二字,可见当年建成之初是多么气象峥嵘。不过,如今的慰灵碑却已损毁严重,碑身多处呈现人为破坏痕迹,似是被硬生凿下了整块整块的岩石。

逢焉环顾四周,似是释然“帝禹大君所立慰灵碑竟毁损至此,难怪已无法震慑妖邪。”

我细细打量了慰灵碑一会,疑惑道“看这些痕迹,应是人为开凿所致,这究竟是为何?”

逢焉忽轻蔑地冷哼一声,道“还不是那些沉迷权势富贵之人想沾帝禹大君的光,凿下慰灵碑的石块,或打磨成墓碑,或雕刻成塑像,以期用这样的方法得到帝禹大君的庇佑,保他们世代富贵荣华,真真是愚不可及!”

舒同语声沉重,叹道“此地怨气冲天,没有了帝禹大君的慰灵碑,皋涂山将成为妖邪所钟之地,方圆百里之内恐再无宁日。”

逢焉忿忿接道“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