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孙老师的男人(1 / 3)

听到这年轻后生居然是孙老师的男人,村民们无不大惊。

但脸上随后露出了鄙夷的神情。

没错,是鄙夷,而不是亲近。

孙雅琳是两个月前来到他们瓦窑村支教的,是一个长得也很漂亮的女人送她来的,随行的还有一个县上教育部门的人同行。

瓦窑村虽然在沿海省份,但地理优势并不好,山多路也不好走。村里的人只能靠着种地过活,年轻点的人都外出进城打工去了,是个名副其实的“留守村”。

村上小学本来是要裁撤的,镇上的意思是让瓦窑村和周围几个村的孩子,合并到镇上去上学。但瓦窑村太偏僻了,孩子去镇上的话,光是路上花的时间就得是一个多小时。

因为村里都是些老人,家里又有活计要忙,护送孩子上学也不现实,所以这事就一直拖着。孩子则还是在村里的村小学读书。

村小学的教师资源有限,县里到镇上也确实抽不出太多的教师往这边派,也就抽调了两个老师来。

可瓦窑村太偏了,条件也不是很好,根本就留不住人,勉强待着半学期后,两个老师说什么都不来了。后来还是镇上用强派的形式,安排了一些老师轮流到这所村小学来教书,每人必须待半个学期,然后再派下一个来。

而孙雅琳的到来,则大大缓解了村小学教师短缺的压力。不仅如此,孙雅琳是以义务支教的形式来的,不用发一分钱工资,镇上一看孙雅琳还是大学老师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作为大学老师,虽然只是舞蹈系的老师,但教小学的文化课还是绰绰有余的。除此之外,孙雅琳还在瓦窑村开办了音乐课、舞蹈课等非主科课程,让孩子的接受了更多的知识。

不仅如此,孙老师为了增加孩子们的营养,自掏腰包定了课间餐,牛奶、鸡蛋、面包,东西虽然不是很贵,但却让学生和村里人知道孙老师是真的对孩子们好。

孙雅琳还会不定期去看望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临走时还会给钱给物。所以,孙雅琳很快就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

村小学没有宿舍,所以村支书直接将家里最好的房间收拾出来,做为孙雅琳的住所。

每次孙雅琳跟着孩子们一起放学回村,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邀请孙雅琳去自家吃饭,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邀请。

但每次孙雅琳都是拒绝的,就连虽然在村支书家吃饭,孙雅琳都是会给2000块的伙食费的,弄得村支书每次都大喊给多了。但孙雅琳却执意要给,还说如果村支书不收,她就只好搬到学校来住。

所以,孙雅琳现在是他们瓦窑村最受人尊敬的人。

可是,私底下大家也都在好奇,孙老师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模样俊俏、人品又好,可为什么会来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