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邀请(1 / 3)

第二天上午,赵小年从隆盛广场赶回公司的时候,已经是10点多了。

因为衣服都小了一号,赵小年不得不一大早就去重新买了些衣服。实在不会选,他就直接买了阿玛尼和杰尼亚的西装。

“郝月、玲姗,到我办公室一趟。”

一进公司,赵小年就把俩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锦年投资虽然开业有几天,但关键岗位上的人员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郝月和叶玲姗这边也在接触一些人,但挖人这种事是需要时间的。

最主要的是,锦年虽然名头传出去了,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的投资案例在,所以还是给人不确定和不踏实的感觉。

所以,目前的锦年,能用的人并不多。

“你们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吗?”等两人落座,赵小年也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

叶玲姗想起前天在车展上的事,旋即猜测性的问道:“赵总,你不会是想投资毕雅迪吧?”

郝月反应也很快,接着说道:“我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是很了解,但听说毕雅迪正在搞纯电汽车。而且他们已经对外公布正在研发新型电池,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但是,先不说毕雅迪需不需要外人的投资,可就单从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个人还是不看好的。”

叶玲姗也在边上点点头,“那天遇到的杨总设计师不是也说过吗,他们还在研发新电池,可见研发过程并不顺利。”

赵小年非常同意两人的观点,但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他本来之前也是不看好的。但是,在他获得了系统给的刀片电池技术后,他的观念改变了。

“现在新能源汽车是处在一片喊衰声中,所以我倒觉得这个时候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机会。”

郝月带着反对的倾向,说道:“雪中送炭虽然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同样的,我们的付出和风险也就相应的成倍增加。而且,目前毕雅迪的发展,主要就是卡在了新型电池的研发上。而这一点,恰巧是我们锦年所没有的。说白了,我们投资毕雅迪的话,除了出钱,好像没有其他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

赵小年挑了挑眉,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还是那句话,风险太大了。”

“那如果他们成功研发出新型电池,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问题呢?”

“那肯定回报也是巨大的。但这又回到了原点——技术研发,只能靠他们自己摸索,我们真的投资了他们,其实就是在赌,赌他们能够研发出这种电池。可万一失败了,那我们的损失可是相当大的。”

赵小年露齿一笑,故作神秘地说道:“那如果我有新型电池的整套技术,能够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问题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