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 第三百三十四章以战促谈

第三百三十四章以战促谈(1 / 4)

长安,逍遥园(1),天竺高僧鸠摩罗什议经场,园中僧侣众多。

禅堂之中,后秦皇帝姚兴与高僧鸠摩罗什对坐论经,大臣与僧众分坐在两旁静听。

鸠摩罗什,天竺人,七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改学大乘,十二岁登坛讲法,称誉西域诸国,二十一岁被奉为龟兹国国师。

前秦天王苻坚听闻其声名,派大将吕光率数万兵马前往龟兹国相迎,龟兹国在西域诸国支持下组成西域联军坚守龟兹城。

吕光攻克龟兹城,见到而立之年的鸠摩罗什。因其年轻,吕光有轻视之意。此时前秦在淝水兵败,吕光回返至凉州,闻讯便在凉州称王,鸠摩罗什被留在凉州。

凉州十七年,鸠摩罗什受到诸多磨难,直至公元401年5月,后秦皇帝姚兴兴兵灭凉州吕氏,鸠摩罗什随秦军入长安。

姚兴以国师之礼隆重相迎,尊崇备至,将鸠摩罗什安置在逍遥园中居住,常率群臣和僧众听其讲经。

鸠摩罗什发现汉文译经和梵文原经出入甚大,遂向姚兴建议重新译经。姚兴在逍遥园开辟译经场,选名僧僧略、僧迁等八百余人助译,甚至亲自参与翻译、辩驳。

秦国境内佛教大兴,大量兴筑佛塔、寺庙,僧侣修行动辄千人,朝中大臣纷纷信佛,举国之中,十户有九家信佛。

讲经毕,姚兴挥退群臣,与鸠摩罗什来到后园回廊散步。

自柴壁之战后,秦国屡遭挫折,姚兴心情沉郁地问道:“自弘始五年(后秦计元,公元403年)以来,国运不济,屡遭兵败,敢问大师秦国国祚如何?”

鸠摩罗什平静地道:“国祚绵远,大运不测。陛下只需一心向善,自有福报而来。”

姚兴轻语道:“晋国遣使和谈,两国缔结盟约、互市通商,共同抵御魏国,但提出条件让朕归还上洛、弘农二郡,众臣皆以为不可。西北有强魏、东南是晋国、西北诸凉不臣,新近晋梁州刺史杨思平驻兵汉中,我国四面皆敌,危机四伏,朕寝食难安,生恐有负先帝所托。”

鸠摩罗什合什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老僧闻晋雍州刺史杨安玄在瓦棺寺留下‘菩提本无树’之谒,陛下行事求诸本心,便能无忧。”

晋使董怀三天前来到长安,住在鸿胪馆,觐见秦天子姚兴后,呈献国书,道明来意。姚兴让尚书左仆射尹纬接待晋使,和谈之事由他负责。

从逍遥园回到东堂已经酉时,姚兴召见尹纬,问道:“尹卿,晋国使者仍坚持要归还上洛、弘农才肯缔结盟约吗?”

尹纬拱手禀道:“晋使董怀态度坚决,不肯让步。”

此次和谈,尹纬发现董怀底气十足,跟去年在建康所见截然不同,显然晋朝在除去桓玄之后信心大增,杨安玄新近在成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