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洪武大典(2 / 3)

典已经修撰完毕,说来,这日子也巧,正是陛下圣威应得此事啊。”

殿中方孝孺开口道,其身边各站着姚广孝和解缙,

此三人便是撰写洪武大典的主编,从朱雄英交代这事之后,已经过了数年的时间,说工作量极大,

但胜在三人配合默契,再加上如今正值盛世,前朝旧书收编的进程很是顺遂,这才能超额提前完成任务。

姚广孝和解缙在左右偷瞄了方孝儒一眼,别看这厮平日里不苟言笑,谁的马屁都不拍,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方孝儒是多正直的人呢,

可一到陛下面前,这尾巴不也摇的挺欢实?

方孝孺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我给陛下拍马屁我乐意,你们还管得着?

朱雄英面露喜色,交代道,

“洪武大典,若有余力,还需要多抄写两份放好,而且,各个洪武大典在什么位置放置,一定要有专人记录清楚,明白了吗?”

方孝孺神情一肃,连忙应道,

“是,陛下。”

陛下能最先说这事,很明显这事的优先级最高,虽然不解其中深意,但是方孝孺三人还是当做最重要的事给记下了,

见到方孝孺是听进去自己的话了,朱雄英暗自出了一口气,方孝孺做事,自己还是放心的,

在洪武大典编撰的过程中,这三位主编也没少向陛下汇报进度,

本来朱雄英要做这事,也是为了圆永乐大典失传的一个遗憾,可随着洪武大典编撰进度的深入,朱雄英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哪怕朱雄英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古人的智慧惊的不可思议,

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虽说古人极少对科学技术的作品著书理论,要更重于实践,但每一个著书立论的科技著作都已经到了极精深的地步,

也就是说,为老祖宗们写出来的,那都是研究透了的东西,

只是受制于时代和科技的局限性,只能到此为止,但从未来而来的朱雄英,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科技著作无一不在正确的路上,

不光如此,各类著作千奇百怪无所不包,

朱雄英这才清晰地意识到,编撰洪武大典,将前朝中华智慧结晶全部汇集在一起,这件事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不夸张的说,永乐大典的失传,绝对是中华民族,甚至说是人类共同的巨大损失,

甚至都改变了中国近代发展的世界线,

所以洪武大典彻底完成的这一刻,朱雄英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千万要把洪武大典保护好,也一定要让后人能看到它!

千万千万千万不能再失传了!

将这事安排好之后,朱雄英才微笑的看向三位功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